河南省寧陵縣中醫院婦產科,河南 寧陵 476700
腹股溝疝屬臨床常見多發疾病之一,患者可見于各年齡階段,其主要包括直疝與斜疝2種,致病原因為腹壁強度減小或腹腔內壓力增大[1]。既往臨床中多予以開放性疝修補術治療,但術中失血量較大,而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2]。近些年,隨微創觀念不斷深入人心及腹腔鏡技術日益提高,TAPP術于臨床中應用越來越廣泛,雖取得確切療效,但患者術后仍存在疼痛、康復慢等情況,因此術后運用中醫輔助治療尤為必要。腹股溝疝屬中醫“疝氣”范疇,其病機為氣滯、血瘀、寒凝,導致氣血運行受阻,進而引發疼痛,而少腹逐瘀湯具有止痛、溫經、化瘀、活血等功效[3]。本次于腹股溝疝患者行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TAPP)后給予少腹逐瘀湯治療取得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137例為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68例,觀察組69例。對照組女22例,男46例;年齡19~64歲,平均(36.53±8.84)歲;疾病類型:腹股溝直疝19例,腹股溝斜疝49例。觀察組女21例,男48例;年齡18~63歲,平均(37.02±9.02)歲;疾病類型:腹股溝直疝18例,腹股溝斜疝5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外科學》第8版中腹股溝疝診斷標準:腹股溝區存在突出腫塊、疝環處有墜脹感[4]。
排除標準:并發腹膜炎;由骶髂關節炎、泌尿系統疾病、帶狀皰疹所致腹股溝疼痛;心、腎、肝等臟器功能不全者;糖尿病周圍神經系統疾病史;依從性低無法配合完成治療者。
1.3 方法 兩組均行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TAPP),麻醉處理后常規放置腹腔鏡,橫切距離腹股溝內環上緣2 cm左右處的腹膜,切斷病灶內環,游離內環周邊腹膜;分離腹橫肌、腹壁下血管、Cooper韌帶、恥骨聯合等解剖結構;以細線縫合較大內環口,網片面積為10 cm×14 cm,在網片上剪1個小口,且將其展平,遮蓋股管內口;以釘合器將網片釘在髂恥束上部、Cooper韌帶、聯合肌腱、腹直肌背面外緣,腹膜以可吸收線行連續縫合,術畢。
對照組:術后予阿司匹林(吉林省銀河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H22026661)治療,口服0.1 g/次,1次/d。
觀察組:術后予少腹逐瘀湯治療。組方:木香9 g,五靈脂12 g,蒲黃12 g,赤芍9 g,官桂3 g,川芎6 g,當歸9 g,沒藥6 g,延胡索12 g,干姜6 g,小茴香15 g,以水煎服,200 mL/次,2次/d。兩組均治療1月。術后隨訪6個月。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治療前后疼痛程度。以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價:分值0~10分,得分越低疼痛越輕[5]。②比較兩組并發癥(包括創口感染、異物感、神經損傷、尿潴留)發生率。

2.1 兩組V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VAS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VAS評分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VAS評分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35%,對照組為5.88%,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比較 [例(%)]
外科手術為治療腹股溝疝最有效手段之一,其中開放性疝修補術雖可有效降低患者腹壁強度,一定程度緩解患者病痛,但易造成血管及神經損傷,進而引發術后疼痛,且復發率亦較高[6]。因此,探究一種更安全、更有效腹股溝疝手術方法,對降低復發率及提高患者預后均具有重要意義。
TAPP術具有微創、術后疼痛輕、康復快等優點,受到腹股溝疝患者及其家屬的青睞。此術式可對直疝缺損以纖維蛋白膠或OB膠等材料固定,可有效預防復發,術中對網片毛糙邊緣進行修剪,有助于網片平鋪。另外,關閉腹腔前吸盡腹膜前積氣,使網片與腹膜貼合更緊密;術后采取半臥位,可充分利用腹腔內容物擠壓腹膜前殘留空間,使網片、腹膜與肌層貼合更緊密,進而顯著降低局部氣腫及血清腫發生風險。研究表明單一行網片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效果欠佳[7]。
中醫認為,腹股溝疝屬“疝氣”范疇,其發病機理為機體中氣不足以致不能托舉臟器,氣滯、血瘀、寒凝以致氣血運行受阻,進而引發疼痛,應從止痛、溫經、化瘀、活血等方面著手施治[8]。少腹逐瘀湯含有木香、赤芍、川芎、當歸、干姜、小茴香等中草藥成分,其中沒藥、延胡索、五靈脂、川芎、蒲黃可入肝經,具有理氣、活血之功效;赤芍、當歸可入肝經,具有活血、行瘀之功效;干姜、官桂、小茴香性溫熱、味辛,可入腎、肝、脾經,具有溫血、活血、通脈、理氣之功效[9]。因此,少腹逐瘀湯應用于腹股溝疝患者,可充分發揮止痛、溫經、化瘀、活血之功效。現代藥理學證實,少腹逐瘀湯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去除瘀血,使氣行則血活,氣血活暢故能止痛,進而能發揮解痙、鎮靜、鎮痛等作用[10]。阿司匹林屬外周性鎮痛藥品,其能有效拮抗前列腺素、組胺、緩激肽等物質生成及釋放,進而降低痛覺對化學性或機械性刺激的敏感性。但應用阿司匹林易引起胃腸道不適及腎、肝功能損傷,而少腹逐瘀湯應用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更高。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VAS評分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均較低,說明療效顯著,安全性可靠。
綜上所述,少腹逐瘀湯輔助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TAPP)治療腹股溝疝,可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安全性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