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萊蕪黑山羊是我國優良的地方種質資源,原產地為山東省萊蕪市,屬肉絨兼用型羊品種,具有繁殖率高、肉質好、耐粗飼、抗病、適應性強等優點。
1.外貌特征。體格中等,體形長方形,結構勻稱。被毛以純黑色為主,占90%,少數為“火焰腿”(即背側部毛為黑色,四肢、腹部、肛門周圍、耳內及面部毛色為深淺不一的黃色),皮膚均為黑色。公羊頭大,頸粗,大多有角,角粗壯,角形有剪刀形、倒八字形、捻角形等;母羊頭小而清秀,頸細長,大多數有角,角纖細,角形有倒八字形、板角形等。四肢健壯結實,尾短瘦、上翹。公羊被毛長披,前軀發達,雄性特征明顯;母羊被毛稍短,前軀較窄,后軀發育良好。公羊睪丸發育良好,附睪明顯;母羊乳房發育良好,乳頭大小適中。
2.產肉性能。胴體外觀肌肉豐滿,脂肪分布均勻,肉色鮮紅,肉質細致,膻味小,肉鮮味美。肌肉蛋白質含量為19.7%、脂肪含量為13.1%。10月齡公羊屠宰率45%,凈肉率37%。
3.繁殖性能。公羊性成熟一般在5~6月齡,母羊性成熟在4~5月齡。公羊1周歲可配種,母羊初配年齡為7~9月齡。母羊絕大多數四季發情、常年配種,發情周期18~23天。一般1年產羔2胎或2年產3胎,平均胎產羔率為164.18%,多羔率為46.27%,其中經產母羊分別達到220.58%和85.30%。
4.絨皮性能。被毛為雙層毛被,外層為粗長而略帶彎曲的有髓毛,內層為柔軟纖細的紫絨,干燥無雜質。每只成年公羊年產絨量為348.7克,母羊為203.4克;1周歲公、母羊年產絨量分別為193.5克和182.5克。成年羊鮮皮厚度0.18~0.22厘米,板皮皮質優良,板面光滑,富有彈性,是優良的制革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