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莎莎
摘要:多年來,煤礦安全事故不斷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管理不到位,隨著科技進步和人本社會的發展,煤礦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建設安全高效現代化礦井是煤礦實現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根本出路,如何強化煤礦安全管理,筆者認為一是要深化安全理念認識,引領煤礦安全發展;二是要深化安全生產預控,確保煤礦風險防范到位。
關鍵詞:煤礦;安全;預控;理念;管理
多年來,煤礦安全事故不斷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管理不到位,隨著科技進步和人本社會的發展,煤礦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實現本質安全已不再遙不可及,要徹底拋棄“煤礦安全事故不可避免”的錯誤思想,牢固樹立安全“零傷亡”的目標追求,堅定信心,向零進軍。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在培訓中心多年從事安全教學培訓工作,就煤礦安全管理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徹底
許多安全管理者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時,沒有根據基層發現問題制定,盲目參考其他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對于這樣“不接地氣”的制度,無論是安全管理者還是一線工人執行起來都比較困難,久而久之,安全管理制度就形同虛設了。
(二)安全教育不到位,員工安全意識淡薄
對于一線工人的安全教育,是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煤礦用工制度多樣化,短期工和合同工所占比例較大,這些工人文化水平較低,在現有的安全教育培訓中很難適應和學習,導致工人安全意識淡薄,違章作業、盲目蠻干現象時有發生。
(三)安全監督不全面,執法力度不夠
我國一些煤礦企業仍在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安全監督隊伍臃腫,機構設置不科學,從業人員安全素質不一且平均水平不高,煤礦的六大系統(采、掘、機、運、通、排水)危險點分析不全面。這就導致煤礦企業安全監督檢查不全面,疏于管理,有制度不執行,視安全制度為兒戲,為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四)安全管理目標模糊,安全責任較為混亂
由于部分煤礦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的危險點分析不全面不徹底,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職責沒有盡到,使得煤礦企業各個系統的安全管理目標模糊甚至比較單一(如把“安全第一”的口號當目標)。安全監督不全面,執法力度不強,必然導致安全責任較為混亂,使得管理者和工人對安全管理制度沒有敬畏心。
二、深化安全理念認識,引領企業安全發展
(一)堅持安全歸零思想
牢固樹立“安全惟一”“本質安全”的理念,堅定“一切事故可防可控”“管得好可以不死人”的信心和決心,把“零死亡、零重傷、零職業危害”融入安全生產全過程。突出“安全第一”重要位置,擺正安全與生產、與效益之間的關系,在確定目標規劃、管理機構、資金計劃等方面,優先保障安全生產工作需要。
(二)推進安全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就是通過制度化的規范,自覺主動地管理,促進管理人員和員工按要求履職盡責。完善以安全質量為核心的自主管理體系,實現“員工自律、班組自理、區隊自治、礦井自主”。職工是安全生產的主體,推進裝備升級、工藝改革更需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做支撐。要大力實施“人本安全、教育培訓、素質提升”工程,對領導干部實施跨專業培訓,優秀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實施主體專業教育,培育一支思想正、素質高、業務精、作風硬的高素質管理團隊。強化職工安全基礎知識教育,加大實踐操作能力考核,提高崗位安全能力。以班組為單位實施建制隊伍培訓,使綜采、綜掘隊伍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水平,提升職工安全技能水平,打牢安全發展根基。
(三)改進安全工作作風
領導干部以深入基層、解決實際問題為天職,帶著問題、任務、責任下井,杜絕熬時間、走過場。加大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隨意變通等行為的懲處力度。進一步提升機關服務和指導職能,實施機關跟班制度,切實解決安全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三、深化安全生產預控,確保風險防范到位
(一)從設計源頭抓安全
設計必須符合規定,并嚴格執行審核審批程序,確保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實用。工作面設計、系統改造、技改工程等,由設計部門提出方案,單位行政負責人組織對設計方案進行會審,經行政負責人、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因現場變化需要修改設計的,按程序報批,施工單位不得擅自變更,否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二)建立安全生產預控體系,消除安全隱患
為實現安全高效礦井提供有效管理手段,按照安全生產預控體系,超前預想、預知,超前辨識危險源,分析各類不安全因素,超前控制處理,超前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實現由被動防范向主動預控轉變,保證安全管理各環節、各層面、各要素的缺陷趨向于“零”,實現安全管理零缺陷。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嚴格執行逐級隱患排查制度和干部帶班告知制度,對排查出的隱患按照“五落實”原則抓好整改落實,確保隱患可知、可治、可防、可控。推行崗位“五項危險預知”,每位職工上崗前從“人、機、物、法、環”五個方面查找可能出現影響安全的危險因素。安監部門要深刻分析產生隱患的主客觀原因,凡人為因素造成的隱患要進行責任追究。
(三)堅決做到四個到位,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1.安全投入到位。堅持安全投入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嚴格安全投入檢查考核和實施效果評估,安全費用投入不足所產生的結余不作為單位盈利指標考核。2.安全培訓到位。變培訓為培養,通過脫產培訓、輪崗鍛煉、走出去請進來等渠道,加快專業技術工種、年輕技術人才的培養。強化崗位技能培訓,制定實操考核標準,提高職工現場操作能力。完善傳幫帶制度,中高級職稱工程技術人員按專業帶徒。加強采掘區隊長培養,定期組織礦中層干部管理經驗交流。3.基礎管理到位。強化“三基”建設,夯實技術管理和現場安全管理基礎。強化重點工程、關鍵工序、薄弱環節現場安全盯控,堅持帶班跟班、互保聯保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杜絕“兩隨意”。加強自主管理,做到員工自律、班組自理、礦井自主。加強安全誠信建設,杜絕遲報、瞞報現象。4.應急救援到位。強化職業健康和應急救援管理,努力實現“零事故、零危害”。一是完善職業衛生健康管理體系,二是健全煤礦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
(四)健全規章制度體系,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管技術必須管安全,統籌抓好煤、電、煤化工等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梳理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安全考核實施辦法。落實安全管理職責。各礦井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行政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嚴格落實煤礦安全“雙七條”,深入開展“礦長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