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輝
摘要:黨中央關于精準扶貧工作有著針對性的措施和辦法。關于建檔立卡扶貧工作的開展,政府部門都應該切實有效的實施,并且要以黨中央扶貧工作文件精神為指導方向,有計劃有步驟的穩健前行。扶貧工作是政府關懷民生的主要體現,也是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為了實現全面小康的社會建設理想,每一位公民都應具有“救世濟民”的情懷,而作為政府部門更應該有全局觀與科學觀,以更為優化的扶貧管理思維提升建檔立卡扶貧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政府;建檔立卡;扶貧;優化
一、開展建檔立卡扶貧工作的必要性
黨中央一直把扶貧工作看作是國家的大事,因為這關系民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沒有貧窮,就能夠使每一位公民更貼切的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與安康。曾在2017年春節,中央電視臺進行社會調查,記者任意的問一位路人“你感到幸福嗎?”,這些路人不是高官顯貴,也不是處在溫飽線以下的國家扶貧對象。他們大都是上班族,已退休老人或者學生等等社會的主流群體。因此,當問及“是否幸福”這樣的問題時,他們回答的才能夠更為貼切和真實,試想如果一個人連溫飽都達不到,又有什么機會感受生活,體會幸福呢?因此,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正是對公民基本生活狀態的滿足,也是黨中央體恤民生的體現。
建檔立卡是黨中央關于精準扶貧工作宗旨的踐行,只有建檔立卡才能讓扶貧真正深入到個人、個戶中。避免了以往扶貧工作的“大水漫灌”做法,而是將扶貧做到“定向滴灌”,只有“扣好第一顆扣子”,后面的工作才不至于歪斜。當扶貧工作切入到根上,契合到點上時,扶貧對象才能夠切身收獲到政府的給予和支持,才能夠感受到黨中央的溫暖與關懷。
那么何為建檔立卡工作呢?建檔立卡就是以電子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為每一個扶貧對象建立電子化的信息檔案,包括個人信息,個人經濟狀態信息,扶貧層次等等。了解每一位貧困戶的狀況,并分析其貧困原因,真正體現出扶貧工作的發展性,關注扶貧對象的發展需求,做到盡職盡責更要盡心。通過駐村幫扶及各項扶持措施,使貧困人口穩定實現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的目標,使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基礎設施、居住環境逐步得到改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得到落實。
二、建檔立卡扶貧工作開展的原則性
(一)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以客觀事實為基礎是精準扶貧工作的前提,扶貧對象的貧困情況要以事實為判定標準,也是精準扶貧開發工作的核心精神。缺乏客觀事實為指導的扶貧工作,將成為一場失去精神導向的長途跋涉,能夠讓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迷失方向。因此,沒有精準就無從談起扶貧,政府部門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將貧困狀況建立相應的數據以數據建模的方式體現精準扶貧精神,踐行建檔立卡的措施,使精準扶貧落到實處。
(二)以經濟差異為依據
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是不同的。對于扶貧對象的判定和扶持也應該有層次化和差異性,扶貧工作不能一刀切,沒有大局觀和差異觀的扶貧會使扶貧走入平行線的“假象”狀態,看似扶貧做到了平等化和民主性,實則令貧富差距化進一步加深。因此,在建檔立卡過程中,扶貧工作的開展要分地區化和經濟差異化,一個省或者一個縣因為經濟發展和指標的差異,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扶貧對象,對于政府工作人員,要嚴格把關扶貧戶的審查上報工作,使建檔立卡扶貧工作成為體現地區經濟差異的衡量標準之一。
(三)科學化思維為指導
我國扶貧工作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遷,扶貧工作應該體現出時代性和科學化。對于工作在扶貧工作一線的工作人員,要將科學化的管理思維應用到工作中,以科學觀指導扶貧工作的開展進行。建檔立卡扶貧是科學化管理的具體體現,在實踐過程中,每一位扶貧工作人員要實現建檔立卡識別出的貧困村、貧困人口,要具體到村、明確到人,貧困村、貧困人口應逐一建立完整的貧困信息檔案并實施動態管理。各級依據分解規模開展工作,上報規模數不得超過分解規模數,超出分解規模數的不予認定。
三、優化建檔立卡扶貧工作的措施
(一)實施建檔立卡動態化管理
建檔立卡動態化管理體現的依然是扶貧工作的科學觀。隨著扶貧工作的開展,扶貧對象也在不斷的變遷變化之中,一些不可逆的自然規律,或者突發性的狀況,再比如貧困戶脫貧等等原因,使建檔立卡的扶貧工作都應隨之發生變動。這就要求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工作實現動態化科學化的監督和運作,將返貧和自然消亡的貧困戶進行及時的數據采集,并對已經自然消亡的貧困戶進行消號處理。實現建檔立卡扶貧工作的動態數據采集過程。從而使建檔立卡數據更具參考性,扶貧工作開展更具指導價值,扶貧效果也更加高效。
(二)注重考核提高扶貧精準率
工作的考核是上級部門檢驗下級部門工作成效的主要方式,讓扶貧工作的開展納入到考核績效系統中,體現出來的是黨中央對扶貧工作的重視,對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關懷之情。建檔立卡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涌現出不少值得政府部門探討的問題,但也彰顯出不少工作的亮點。考核機制的納入,會將扶貧工作的開展過程環節都納入到考核數據中,體現出了工作的成效。
(三)擴大宣傳加強群眾化監督
政府工作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對于扶貧工作來說,同樣需要群眾的監督。雖然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政府在扶貧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或者說成績。但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時,建檔立卡扶貧工作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走程序化,浮于表面,以及不夠精準等等。歸根結底就在于建檔立卡扶貧工作沒有深入到位缺乏監督,因此扶貧工作要動員群眾參與,強化監督指導,在加強政策宣傳和廣泛動員的同時,確保建檔立卡扶貧工作的精準性和實效性。保證了扶貧對象識別公開公正,從根本上避免扶貧對象指標暗箱操作,為制定規劃信息錄入和精準扶貧奠定基礎。
四、結語
黨中央扶貧工作的開展意義深遠,開展過程中,每一個參與扶貧的政府工作人員都要心懷攻堅克難的心態和精神,成為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扎實后盾。建檔立卡扶貧工作是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關注,也是對社會主義經濟全民小康化的追求體現。綜上所述,建檔立卡扶貧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措施,對于建檔立卡的具體實施和開展,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督,注重信息化系統的管理和培訓,使建檔立卡扶貧工作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彰顯出扶貧工作的新思維新風尚。
參考文獻:
[1]章康華.夯實基礎 穩扎穩打做好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和建檔立卡信息采集錄入工作[J].老區建設,2016(21):8-14
[2]楊明武.建檔立卡“回頭看”是實施精準扶貧的必然[J].創造,2015(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