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城市小游園是城市人居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是城市中人與自然交流的重要媒介和不可或缺的生活組成部分。當今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對人們的生活環境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大多數城市小游園往往不能根據其周邊環境、氣候來做出適宜的外部空間環境。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了解設計所面對的主要人群,結合生態、經濟條件,設計出宜人的休閑環境,才能夠促進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人們在生活、心理上的不同需求。本次設計所面對的主要人群為寫字樓的白領,通過植物之間的搭配、景觀小品的布置、園路的引導,形成豐富的外部空間環境,從而把人們吸引到戶外生活中來,注重人的參與性,促進人與人的交流,更好地貼近自然,進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
關鍵詞:城市小游園;景觀設計;可持續發展
一、設計思想
(一)設計背景
在生活水平提高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小游園應運而生,作為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忙碌而緊張的人們提供宜人的休閑、娛樂空間,人們對城市小游園的各種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當今的城市小游園設計中大多數千篇一律,過于雷同,忽略了氣候、土壤等地理原因。在種植方面對所選植物本身的生長習性,以及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未做細致的考慮,盲目種植導致原有的景觀效果不能形成。不能根據其所面對的主要人群,結合生態、經濟做出因地制宜、有序、系統的設計,沒有展現其特色,其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各個層次人群的不同需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設計目的
設計結合周邊地理環境,力求提高當地人居環境質量,并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和質量的要求。以人為本,遵循設計美學原則,靈活地運用設計手法;注重人性化,聯合實際,使其設計能夠使得在當今城市快節奏生活中,讓大眾束縛的心靈能與自然接觸交流,促進城市和諧發展,使得整個城市環境更加美好。
二、設計過程
(一)設計任務分析
通過考慮周邊環境和所面對的主要人群,運用靈活的設計手法,結合植物之間的搭配、園路的鋪裝、景觀小品的布置,營造宜人、健康的城市小游園。
本次景觀設計的位置周邊多為寫字樓,設計主要面對的人群為寫字樓里的白領,由于其長期在辦公室工作,長期保持坐姿,運動量很少,感到身心疲憊和乏力,導致身體長期處在亞健康狀態。長期處在鋼筋混凝土的環境包圍中,工作壓力以及日?,嵤率谷吮陡袎阂?,束縛了心靈對自然的渴望。人們向往能夠生活在植物叢中,呼吸帶著泥土芳香的空氣,營造一個身處鬧市卻又“關門即深山”的靜謐之所。
(二)方案設計
城市小游園作為鋼筋混凝土中的一抹綠色,能夠為工作之余的上班族和周邊居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通過對各種景觀元素進行有機的組合,形成統一有序的空間形態,展現城市小游園的和諧與優美。
園路的設計靈感從篆書“萬”字引申而出,以曲折、回環、流暢自然的曲線園路來劃分空間。拋棄軸線,強調人的參與性,使人們進入游園中如同欣賞一幅中國山水畫,可游可觀,移步換景,景隨路轉。園路的引導,可以使人靜靜地欣賞植物、景觀小品之美,從而能夠聽得鳥叫,聞得花香,感受自然之美。
1.植物
城市小游園中常綠、落葉、喬木以及灌木等植物和周邊環境合理搭配,以“嘉則收之,俗則屏”的種植原則,在種植中講究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和比例,力求在統一中求變化,自然靈活,參差有致。在種植時利用自然式和規則式的種植方法,通過植物的搭配,使兩個空間自然過渡銜接,劃分虛實空間,增強空間變化。
植物的觀賞特性千差萬別,給人以不同感受,在西入口種植大量的剛竹,其不僅具有擋景的作用,亦能引人聯想。鄭板橋在《墨竹圖》上題:“蓋竹之體,痩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干霄,有君子凌云之志,不為俗屈?!敝褡颖旧淼淖藨B、氣質給人正直、清高的感受,能創造出無限的意境。右側種植廣玉蘭、紫玉蘭、櫻花、桂花等常綠、落葉植物互相搭配,使其一年四季有景可賞,有花可觀。北入口的桂花清可絕塵,濃可遠溢,左側的紅楓、龜甲冬青等植物交錯搭配,使其在視覺和嗅覺上得到充分的滿足。 通過植物的外形之美、色彩之美與山石、水體的協調,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和美感。
2.園路
園路作為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起到組織空間、引導游人游覽、聯系交通并提供散步休息的作用。北入口和東入口為主入口,西入口和南入口為次入口,園路回環交錯,通過園路的引導,把各個空間劃分成不同形狀、大小、功能的一系列空間,貫穿于各個景點之間。
園路以迂回曲折、流暢自然的曲線為主,使其在游覽時能夠從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來,欣賞游園景觀之美。路隨景轉,景因路活,園路的引導與植物之間的搭配能夠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觀效果。
在鋪裝方面,選擇了花崗巖,因其質地堅硬細密、耐磨損、耐腐蝕以及吸水性低。黑白色的鵝卵石在視覺上產生活潑、開朗的效果,在主園路鋪裝上以青色花崗巖為主,夾雜白色鵝卵石,可以起到腳底按摩的作用。面包磚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氣、保水性,具有降溫降噪、保持地表水循環等多項功能,冰裂紋的鋪裝給人以錯落之感,裝飾性強。地面鋪裝材料和樣式搭配使用,給人以心理上的暗示,達到空間劃分的作用。休閑平臺前的礫石置地運用了枯山水的元素,通過人們主觀上的聯想,使游人心中想象出水的形象。搭配剛竹和細葉麥冬,不僅豐富了景觀的構成元素,也減少了后期的維護工作。
3.景觀小品
廊架的布置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從心理上和視覺上來劃分空間,讓一個原本開放的空間變成一個半圍合空間。兩排細細的列柱像“簾子”一樣,似隔非隔,若隱若現,又能夠把兩邊有分有合的空間連接起來,起到一般景觀元素起不到的作用。廊架兩側種植紫藤,春季開花,起納涼遮蔭作用。
亭子既能滿足景觀中點景以及觀景的作用,又能夠納涼避雨。在亭子內可以充分欣賞外部空間的景色,所謂“江山無限景,都取一亭中”,亭子為整個景觀中的點睛之筆?!秷@冶》中“花間隱榭,水際安亭,斯園林而得……亭安有式,基立無憑”是對亭子的精彩論述。廣場中的景墻,吸取了中式漏窗元素,結合自身的造型,起到框景和遮擋的作用,是景觀空間不可或缺的要素,對空間起到分隔和圍合作用。
4.設計心理
北入口的廣場,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活動場地,能夠促進人與人的交流,以獲得更加豐富的信息。在競爭激烈、生活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中,私密性在公共空間中也顯得尤為重要,人們希望擁有遠離喧囂的清凈之地。景墻的設計,不僅增強了視覺上的美感,又起到劃分空間的作用,滿足人們對私密性的要求。景觀只局限于經濟實用是遠遠不夠的,能使人感到愉悅,可以滿足人的審美需求和熱愛美好事物的心理需求的景觀才算是優質的城市景觀。通過植物本身的線條、顏色、質地,植物與植物之間有規律的組合,植物與周圍元素的搭配,創造出和諧統一的景觀環境。
三、結語
設計應該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原有的自然形態及景觀元素,避免單純地追求宏大的效果,應與周邊環境形成統一有序的整體。注重人的感受、人的參與,協調好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使景觀環境與周圍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創造出和諧豐富宜人的外部空間環境,增強人居幸福感和歸屬感,從而推動城市經濟、生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惠.蘇州城市小游園的互動性景觀研究[D].蘇州大學,2014.
[2]呂紅.城市公園游憩活動與其空間關系的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3.
[3]周燕.城市公共空間植物景觀設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
[4]張建勛.對城市小游園規劃和設計的思考[J].科技與創新,2016,(11).
作者單位:
廣東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