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靜平
摘要:新課標理念下,選擇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核心問題之一。
關鍵詞: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一、創新學習情境、教學氛圍
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內化的過程,學生獲得知識,要靠思維沿著一定的方向進行活動,按照一定程序展開或收縮。教師對學生的思維導向主要通過提問來調控,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對學生具有制約作用,而學生思維是否活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所提問題的內容和結構。問題的提出在語句結構上對學生的回答方式和內容不應有嚴格限制,不要形成像“是”或“不是”標準化格式。提問應注重了解學生看待、研究問題的方式和想法,避免老師個人的明確傾向,有意無意將自己對事物的概念定義和分類方式暗示學生。例如,像提出“對這個結論你怎么想,怎么看?”“為什么不這樣”的暗示問題。當然,教師在課堂上設問要有指導性,使學生的回答有連貫性、系統性;設問還要有深度,使學生真正做到發現問題的實質,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首先,教師要有創新精神。教師應成為創新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主動開拓進取,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造性的動機,善于使用鼓勵性的語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幻想報以熱情的肯定、鼓勵和積極的引導態度,而絕不應用僵化的思想來束縛學生。因為創新往往是意外之作,不少是出于機遇。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只有創新型的教師才能實施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出創新性人才。因此,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從自己的創新實踐中發現創新能力形成發展的規律,為創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體驗,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自覺地將知識傳授與創新思維相結合,發現學生的創新潛能,捕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創設輕松、愉快、競爭、活躍的氣氛,為學生潛能的充分開發營造寬松的環境。寬松、和諧、平等、競爭的環境,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和靈感,易于知識的新創。
二、聯系生活,巧妙運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時應盡可能讓學生把數學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為“個人創造的數學必須取決于數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為數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學的成分?!币虼?,個體的經驗需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才能順利地共同建構。
在學習初步認識長度時,同學們總是很難理解“厘米”、“米”之間的差別,為了便于同學們理解,我將1米和1厘米畫在黑板上,讓同學輪流上臺用手體會兩者之間的差別。同學們加深印象后,適時提出“填單位”的小問題:文具盒的單位、小朋友身高的單位、床的單位、樓房的單位。將所學的知識聯系到實際中去后,同學們加深了印象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化難為易,優化數學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的知識有限,缺乏生活經驗,在他們的頭腦里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特有的優勢,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使學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聯想,在形象——抽象的過程中達到對數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化解教學難點。《秒的認識》的教學難點是分針與秒針是怎樣的關系,為什么1分=60秒?如何揭示分和秒之間內在的聯系?在教學《秒的認識》時,為了幫助學生建構1分=60秒,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個特大的鐘面,邊講龜兔賽跑的故事邊演示,紅色的分針代表烏龜,黑色的秒針代表小兔,它們在同一地點,相同方向,相同時間,但所跑到路程卻不一樣,利用龜兔賽跑形象比擬秒針和分針的行走規律,幫助學生理解秒針和分針行走時的聯系與區別,讓學生清楚地觀察到當分針走一小格秒針正好走了一大圈,由此建立了1分和60秒的等價關系。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這種單調的教學手段,制約了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注意教學手段的優化。多媒體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又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使二者有機結合。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使學生視、聽、觸同時并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F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助于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幅度地增加課堂容量,減輕學生負擔,加大活動強度,節省時間,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我們教師要堅持教與學的雙向交流,切實做到講、學、練相結合。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選擇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大膽創新,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