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宏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化,新的數學教學思想如潤物的春雨慢慢潛入我們的課堂。回想這幾年家鄉的小學走過的課改之路,也有曲折和坎坷,作為一線老師,我有很多感觸。在前幾年,我們的課堂曾出現這樣兩種現象:一是盲目模仿高效的、活躍的課堂模式,使課堂秩序混亂,為了追求熱鬧和自主,缺失了安靜和秩序,一課堂下來,部分學生只是在看熱鬧,并沒有專心學習;還有一種現象是,有些教師在嘗試過這種教學模式之后就不敢輕易再試了,當初我就屬于后者。由于當我嘗試把課堂放開之后,發現學生的興趣濃厚了,可是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就不好掌握了,對此,我也曾感到尷尬和無奈。如今,我們的課堂教學走過初期的注重形式、盲目模仿,現已變得成熟而理智。我在這幾年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也積累了自己的點滴感悟:
一、提升自身素質,培育優秀人才
老師本身的素質在教學活動中十分關鍵。“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一線老師,要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包括師德修養、業務能力等,一個愛崗敬業、學識淵博、興趣廣泛的老師,定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歡,當學生對老師懷著這樣的感情,就會在課堂上積極地表現,使課堂教學生動而富有活力。所以,我們在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一定不能忽視自身的素質提升。雖然是小學數學老師,可是對我們素質的要求卻是多方面的,包括師德修養、專業知識、業務能力等。首先,我們的職責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所以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做到嚴慈相濟。我既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又是一位班主任,平時對學生生活上的關心和愛護,早已內化為學生對我的尊重,表現在課堂上的就是收放自如,秩序井然;另外,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對自己所教學段的數學知識做到融會貫通,積極探索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只有優秀的老師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學生。
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實效
(一)精心備課,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只有目標明確,才能使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有的放矢,最終高效地完成這一節課的教學任務。所以我們要精心備課,吃透教材,弄清楚這節數學課的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該準備的學教具等。除了備教材,更要備學生,研究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知識水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作好充分的課堂預設,只有這些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法要優化
新課標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關的情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又發展他們的數學應用意識。
如:我在教學六年級上冊《測量旗桿的高度》一節數學實踐課時,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提前做了預習,由組長設計了測量方案,分配了任務,上課時我帶領學生到操場,分組測量計算,小組成員分工明確,都積極地投入到本組的活動之中,然后各小組展示匯報,互相評價,既學會了知識,鍛煉了能力,培養了小組合作意識,還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意義。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班都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而這些學生如果全靠老師一個一個去教,一道題一道題去講,其實是很難的。于是我指導小組里邊的學優生為學習困難的小伙伴當老師,讓他們體會把自己所學再傳授給別人,這是一種多么微妙的感覺。而且這樣一來,他們兩者是雙贏的。
三、有效課堂評價,增進師生交流
在學生心里,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都會對他們的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不論學生的回答是否準確完善,我們都應給學生以恰當適時的評價。
首先,要給予適當的表揚,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的肯定。
今年,我們班里有個男孩,他老實聽話,但在數學方面表現得稍慢,沒有自信。剛開學的時候,幾乎從不主動回答問題。我覺得有必要拉他一把。有這樣一次機會,學生們完成一道解比例應用題,我發現這個孩子的手舉起又放下,他應該是會說的,于是我鼓勵他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當他有些害羞地說完之后,我帶領同學用掌聲鼓勵他,真誠而熱情地給予表揚:“你說得多好,只要勇敢站起來,你也一樣很精彩!”他靦腆地笑了。晚上的時候,他的家長發微信感謝我,原因是這個孩子在吃晚飯的時候,一直和媽媽說他在課上的表現和受到的表揚。從那以后,他愛回答問題了,也敢于向老師請教問題了,這個孩子的變化讓老師和家長欣慰。
其次,評價的形式要多樣,讓學生學會評價和被評價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還應該形成以學生的自主評價為主的多種評價形式,如學生對同伴的評價和自我評價,使學生充分參與學習,認識自我,使他們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得到充分的釋放。平時,我們要從點滴小事培養,幫他們客觀準確地認識自我,學會傾聽同伴的表達,通過分析和判斷,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評價。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首先從完善自我做起,不斷探索,加強學習,做到胸中有內涵,眼中有數學,心中有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