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倫
摘要:實施創新教育是時代的呼喚,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培養一個完善的人格,得到全面的發展。因此 思想政治新課改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和探索是必要的,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之一。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創新;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生對于學習的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有了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見解,傳統的"學生在聽、老師在講"的教學方式太過古板,已不能滿足現在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真實需求,已不能被他們所接受。轉變思想品德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創新教學理念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任何一次課改都離不開社會,離不開生活實際,都會滲透現代教育的新理念。現代教學重視學生主體作用,注意學生智力、能力、創造力的培養。作為一名政治教師,要轉變教學舊觀念,采用現代教學新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對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對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理解,對重點、難點、疑點放手讓學生議論,對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放手讓學生概括,規律放手讓學生尋找,結構放手讓學生構造。從聯系社會和學生實際出發,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使學生養成“我要學、我必須學、我應該學”的學習觀念。
二、拓寬教學思路
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轉變呆板的教學思路,從社會活動的現象和當前熱點問題著手,讓學生參與社會活動,走進生活、親近生活,各學科的知識貫通融合。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中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去收集素材,進行討論,分析總結,獲得親身體驗,并對知識進行深入地思考,這樣有利于理解和運用。
三、改革教學方法,提供創造機會
教育家提醒我們:學習過程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改革教學方法,提供創造機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當務之急。
(一)減少機械記憶。學生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在學習中機械記憶的時間少了,創新學習的時間就多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課程目標中,對知識一欄的總共4條6項要求中,有4項要求了解,有1項要求“認識”,只有1項是要求“知道”的目標(知道基本的法律常識)。因此,除了《標準》規定要求"知道"的知識需要牢固記憶外,其他知識是屬于靈活理解和運用的,政治老師千萬不可強找知識點和概念,以免偏離思想政治課的思想教育品德熏染、行為規范、“文化陶冶”的正確軌道。
(二)巧設疑、多引思,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不斷提出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課前要精心設計問題,課堂巧妙提出問題,使學生們真正體會成功的喜悅,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培養。如在講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時,我采用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提問討論方式進行授課:兩個主體是什么?兩個"多種"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現階段我國為什么實行兩種制度?這些體現了前言中的哪條規律?這樣學生自然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系,保證了學生思維的連續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
(三)教學組織形式要多變。如果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以講解為主,不論你講得多么生動形象,時間一長,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同樣,如果每節課都采用“提供一個話題――分組討論――總結歸納”的方式,時間長了也會使學生感覺膩煩,這與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看風景心理"是一樣的。任何風景,只要時間一長就會變得單調、乏味,不管是黃土高原,還是藍天海灘。因此,為教之計是不斷變換教學形式和方法,以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始終充滿新鮮感和希望,這是保持思想品德課長盛不衰生命力的法寶之一??梢越惶媸褂玫慕虒W組織形式有很多,比如教師講解、案例診斷、話題聊天、模擬法庭、觀點辯論、情景表演、分組編題、知識競賽、小老師講課、挑戰主持人、課堂撰寫小論文、師生互動問難答疑、專題研究性學習、社會調查與實踐等。
四、注重書本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回歸現實生活
思想品德是一門很注重人文素養的學科,它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傳統的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能力,從書本回歸實際成為教學的一個主要內容,把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為以后更好地進入社會打下基礎。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務必要注意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注重回歸實際,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知識的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思考和解決有關問題,引導學生樹立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知識來引導實踐的開展,用實踐來檢驗知識并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總結
總之,思想品德是一門很實用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把課程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需求,把教學的內容和實際的生活真正結合起來,發揮思想品德真正的作用,喚起學生對崇高理想的追求,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在創新中促教學,促進教學水平實現新跨越。
參考文獻:
[1]孫福增.《初中政治的創新教學》,試題與研究,2014(18)
[2]黃年.《淺談初中政治的創新教學》,魅力中國,2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