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蘭
什么是問題情境呢?所謂問題情境就是通過教師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積極的求知欲望,從而營造一種強烈的課堂求知氣氛。
進行問題情境設計有什么意義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堅持能力為重。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優質的問題情境相對來說是更行之有效。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在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特定情境,激活學生是問題意識,從而展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二是通過特定的問題情境,使問題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的經驗發生聯系,導致認知結構的改組或重建。就是說教師設計一定的問題情境是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動因。
這是不是說所有的情境都能對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愿望起推動呢?
答案應為“不是”。只有那些帶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才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才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愿望起到強烈的激發作用。教師把那些不知與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學生解決的矛盾問題帶到一定的情境中去。這些問題,對學生來說既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又必須是經過他們自己的努力或者說“起跳”才能解決的。只有那些繁簡得當、難易適度、“高而可攀”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打開他們探求的心扉,激起他們知識追求的熱情,點燃他們心中創新之火,使其既有所得,又“樂在其中”,學生從中體驗到“艱苦的腦力勞動后的幸福”和自己作為發現者的權威感,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必然會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高。
強調設計問題情境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呢?江蘇工業學院化學工學院余秉琦在《科技資訊》2009No.16《強調創設問題情境的三種教學方法》中指出,眾多的現代教學法中,特別強調問題情境設計的教學方法主要有發現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和PBL教學法三種。
所謂發現教學法是學生利用教師和書籍提供的材料,在教師的提示(即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和引導下進行探究和思考,從而自己得出或發現有關原理或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特點是能充分發揮學生認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精神。要培養這種探究態度,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培養發現的喜悅感,通過發現以前未發覺的各種關系的法則性和各種觀念的類似性,從而對自己的能力具有自信。這就要求教師作少量講述,盡可能保留一些與舊知識相似規律的新知識,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它,以使學生獲得對自身能力的自信感,覺得對學習有興趣。其主要程序為設置問題情境、產生假設、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所謂問題教學法就帶著問題教學。即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從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通過對問題的解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掌握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問題要提得好。第一,必須圍繞教材的重點,才能把學生的思考與探索集中到課題的主題上來。第二,問題要能揭露矛盾,并有一定的難度,而又是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所能解決的,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置身于問題情境之中。第三,問題應有一定的邏輯順序,能一步一步啟發學生深入下去,最后才能得出預期的結論。第四,問題必須是實際存在的,而不是教師憑空臆造的,才能使學生感到自己參與到解決問題的研究工作中去。
PBL教學法就把學習設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生學習的能力。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課程初始提出了普遍性問題,書本上沒有一個確切答案,問題緊密結合生活,學生有興趣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積極組織自己學習,通過書本或其它各種信息渠道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各個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課程講授也達到最終目標。
三者的區別是問題教學法要求教師對學生的答案要明確肯定或否定,要把答案引導到預定的結論上來;發現教學法在設置問題情境后,由學生自己去學習、探索;PBL教學法重點在于幫助學生找到獲得答案的方法。
縱觀各種問題情境設計的文章,更多是談及如何在各個學科中教師是如何設計問題情境的,如江蘇省睢寧縣城西中學的趙計友老師在《試題與研究》中發表的《淺談如何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一文中指出。一是設計實驗,創造實踐操作的問題情境;而是,設計矛盾,創設主動質疑的問題情境;三是直觀展示,創設揭示本質的問題情境;四是開放探究,創設發散思維的問題情境;五是應用數學,創設體驗建模的問題情境。他在談及某一種創設方法時,有對該方法的簡潔的介紹,有的還有從心理學層面的分析,有對該方法適用的問題類型的介紹。
我們教師可以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認真學習、嘗試設計出適合學生實際需求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巨大的內驅力,使學生進入探索者角色,并真正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獲得認知和能力,為培養學生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起到真正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課外閱讀(中旬)》2013(6)《淺談創設問題情境》湖北省房縣實驗中學屈青合
[2]《試題與研究》教學參考《淺談如何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江蘇省睢寧縣城西中學趙計友
[3]《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12期《淺談創設問題情境》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鄒新艷
[4]《教育學文摘》2014年7月總第127期《巧妙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孫華泉
[5]《科技資訊》2009No.16《強調創設問題情境的三種教學方法》江蘇工業學院余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