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玉波
摘要:作為奧運會的重點比賽項目之一的曲棍球,我國的曲棍球運動發展歷史僅為十幾年,在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進行訓練,尤其是對年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訓練過程中,很多訓練方法仍然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本文從我國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隊伍建設以及身體素質訓練存在的問題出發,探討科學訓練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方法。
關鍵詞: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身體素質
引言:我國開展青少年曲棍球訓練的時間并不長,雖然在近幾十年的訓練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在現階段青少年曲棍球的基礎訓練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我們根據青少年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調整,以期能夠通過科學有效的基礎訓練提高我國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隊伍整體的身體素質。
一、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隊伍建設的現狀
(一)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較少,基礎訓練成果不顯著
與曲棍球運動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以及我國其他較為成熟的體育運動項目相比,在我國近14億的龐大人口基數中,曲棍球運動的普及率可以說是非常的低,我國登記注冊的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數量比較少。同時,曲棍球運動對訓練場地、參賽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在我國大部分的城市都沒有建立符合曲棍球訓練、比賽要求的場地,因此,及時隨著曲棍球運動逐漸在我國群眾中普及,由于場地限制,也無法保證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系統性的長期訓練。
(二)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年齡偏大
由于曲棍球運動與我國傳統的文化以及運動形式的融合度都較低,雖然這最近十年里曲棍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速度逐漸提高,由2007年僅僅15個后備人才基地到2016年72個后備人才基地,不斷促進曲棍球運動在青少年隊伍中的發展。但是就目前我國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年齡層次的現狀來看,初始訓練曲棍球運動的最佳年齡應該在十歲之前,然而我國的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普遍為十五歲以后才開始接觸這項運動,錯過了最佳的接觸曲棍球訓練的黃金年齡,直接導致我國的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比同年齡層的其他國家的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的訓練年限明顯偏少。
(三)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受教育層次較低
由于過早離開校園加入到曲棍球訓練之中,而曲棍球教練又普遍僅對與曲棍球相關的知識進行講解,造成我國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隊伍整體受教育層次較低的現狀,長此以往,并不利于推動我國青少年曲棍球運動的長遠發展。
二、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方法存在的問題
(一)對抗賽訓練較少
在訓練場地、青少年群滾球運動員結構等因素的限制下,我國青年少曲棍球運動員在基礎訓練過程中嚴重缺少對抗訓練經驗,直接造成參賽隊員在比賽場地控球不穩,同時在賽場上表現出明顯的對對方的25碼區域概念模糊的情況。
(二)為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設計的技能訓練模式有待持續優化
曲棍球比賽需要多個運動員之間通過長期的技能訓練以及配合訓練,形成在賽場上能夠根據預先設計好的戰術配合隊友、根據對手的情況隨時進行戰略性調整。然而,從現階段的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的技能訓練中發現,技能訓練程度無法滿足比賽需要,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技能訓練的強度。同時,針對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的技能訓練,不是單純的訓練運動員不斷重復練習某一項基礎技能訓練,同時還應該增加培養青少年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利于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能夠憑借堅持的基礎技能訓練以及豐富的戰略、戰術理論對比賽場上的任何狀況都可以進行隨機應對。
三、探討科學訓練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方法
(一)不斷提高曲棍球教練的綜合素質
目前我國的曲棍球教練普遍為運動員出身,其自身擁有較高的技能水平以及較好的身體素質。然而,往往很多運動員在年齡較小的時候就開始從事曲棍球運動,造成現階段我國曲棍球教練普遍具有較高的技能水平,但是對曲棍球這項運動本身的文化了解甚少,同時由于專門從事曲棍球訓練,造成很多曲棍球教練的文化程度較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曲棍球教練空有一身本領,但是不知道如何向青少年運動員解說,同時受文化程度以及對曲棍球文化的了解程度限制,曲棍球教練對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這方面的文化講解也較少,造成了我國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隊伍整體文化層次較低的現狀。因此,只有不斷提高曲棍球教練的綜合素質,曲棍球教練才能為青少年運動員設計科學、合理的訓練身體素質的方案。
(二)加強對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的力量素質的訓練
曲棍球運動對青少年運動員的力量素質要求較高,需要青少年運動員在身體素質訓練的過程中不僅要持續加大的力量素質的訓練,同時還應該不斷加強對力量控制的訓練。例如可以在時間間隔為3-5分鐘的規程中使用最快的速度進行高強度的力量訓練2-3組。在對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進行力量素質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關注力量素質訓練的頻率,控制好每組訓練之間的間隔時間,避免疲勞訓練的情況。
(三)加強對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靈敏反應素質的訓練
在曲棍球比賽的過程中會有大量在戰術中無法預知的狀況出現,同時曲棍球賽場中隊友、對手以及球的位置都是在不停變化的。因此,在訓練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的過程中,有必要加強對其靈敏反應素質的訓練。首先,根據青少年運動員個體的實際情況,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盯人訓練以及擺脫訓練。在此過程中,需要兩名青少年運動員的共同配合,在距離2米左右的位置相對站立,由兩名運動員分別扮演擺脫者與盯人者,互相進行訓練。其次,訓練運動員對球的控制,由兩名青少年運動員組成一個訓練小組,互相進行踢球與控球的練習。最后,將盯人擺脫與控球訓練結合在一起,由兩名青少年運動員組成一個訓練小組,將上述兩種訓練結合在一起連續的練習,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不斷加強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的靈敏反應素質。
結語:雖在在我國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過程中還存在例如訓練理念相對落后、教練水平仍需不斷提高、運動員隊伍還需不斷擴大等諸多問題,但是隨著我國逐漸加強對曲棍球的重視程度,在社會中逐漸面向青少年群體開放曲棍球興趣培訓班,在未來的發展中會有更多優秀的青少年加入到曲棍球運動員隊伍之中,為我國專業的曲棍球運動帶來更多朝氣蓬勃的隊員,以期不斷發展和壯大我國曲棍球運動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忠元.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靈敏素質及其訓練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0):31-32
[2]郭旭東.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體能特點與訓練方法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