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葉
摘要:我國的素質教育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使情境教學在教育界普遍應用的同時,讓情境教學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相當廣泛,它以學生內心情感為出發點,同時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小學語文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過程,而閱讀技巧是學習語文的重點。
關健詞:小學;閱讀;情境教學
在新課改的前提下,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不再是傳遞語文知識這種單一形式,而是以知識為基礎學生之間實現情感的交流,使學生之間在思維想法之間產生共鳴,增加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經過情感的體驗,培養良好的語感。合理的運用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實際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提高了理解語文閱讀的能力,并加深對知識內容的印象。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背景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進步,我國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的變化。科學技術成為教育領域的主要運用方式。教師通過先進的教學設備與教材相結合,使課本很多抽象的內容,學習難以理解的知識,通過多媒體活靈活現的呈現出來,使學生對語文閱讀充滿了好奇感,提高了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也為教師的授課減少了很多步驟,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新課標的教學模式在其它國家教育中也得到很高的認可,很多地方采取了彈性教學的模式,使學生在學習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而在語文閱讀的課程中,自由選擇主題來組織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對語文閱讀能力與學習的自主性[1]。
二、情境教學的概念
情境教學法可以解釋為采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和教學設備相結合,呈現出創建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知識探究與情感體驗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向學生傳達語文知識的一種方法。在現階段的小學教育中,情境教學的運用非常廣泛,而且得到了有效的教學效果。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應用,通過情境的創建與知識的相結合,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情境教學的意義
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的不斷開展,使學生豐富了語言知識和肢體動作的鍛練,為學生創建一個美好的思想情境。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使學生體驗到情境教學帶來的真實情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知識內容。情境創建的教學,引發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教師通過不同的表演形式,引導學生閱讀,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文章內容的情感世界。這種教學方法的開展,既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性情,使學生體會到語文知識的博大精深[2]。
四、情境教學的目的
(一)語文閱讀的目的
針對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的目的,是要通過特定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語言知識的基礎,了解基本的閱讀方法,從而實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學習思維,靈活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環境的不同對于語言掌握方法也不一樣,使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有效合理運用語文知識,對情境進行深入的分析,提高學生交流方面的能力。
(二)語文閱讀的理念
小學語文學科在學生學習語言階段起著關健性的作用,而在這個階段所學生所學習的閱讀技巧,可以使學生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所以,合理的運用情境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語文閱讀最重要的是基礎,因此,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平臺,提高學生語言基礎的不平,能夠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加扎實,提高閱讀的理解能力[3]。
五、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
(一)多媒體創建教學情境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建立,結合課本知識內容,制作相關的課件,為學生創建多媒體教學環境。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課中《望廬山瀑布》閱讀教學時,教師通過學生認知能力,利用多媒體制作幾分鐘的相關視頻,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小學生好奇心強,這種動畫形式的呈現方式,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在課堂上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畫面了解廬山瀑布的壯觀境象,同時感受詩人當時的心情,加深學對知識的理解。在觀看完視頻后,教師對重點難點可以進行講解,使學生對詩名的意思更明白[4]。
(二)創建想象情境
新課改提出:“要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思考、聯想說出來,要把內容表述清楚、感情真切感人。”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環境,教師應為學生創建想象情境,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想象力,盡情表達想法。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一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讓自己成為荷花仙子,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荷花旁邊的事物,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感受書中知識帶來的情感。
(三)問題創建情境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產生驚奇開始的。”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會提出不同的問題,以此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但是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是有指向性的,要符合學生語言文字的基礎、閱讀理解能力等。小學生的知識范圍有限,對課本的知識理解不夠全面,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七冊《刷子李》講解時,學生對于刷子李的技藝嫻熟不是很理解,這就會引起學生提出各種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提問的機會,引導學生與生活現象結合,進行想象去感受,使學生更加理解自己問題的中心思想[5]。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的合理運用,可以激發小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與想象力,使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充滿生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方面還需要不斷研究和完善教學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從而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用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以此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教師要不斷的鼓勵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的信心,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全方面的提高了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小娟.結合閱讀情境加強小學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12):53
[2]包志平.探討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速讀(下旬),2017,(8):88
[3]李國強.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創新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8):319-319
[4]蔡淑蘭.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J].課外語文,2014(14):58
[5]于莉.小學低年級情境教學策略研究——基于閱讀教學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