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滿
摘要:教育是為了培養人的心靈的豐富性、多樣性,教師的最大的悲哀莫過于眼看原來天真活潑的,對世上萬物充滿熱情的生命,在學校“教育”的塑造中變成只對“知識”懷有“單純”的好奇心的“機械人”。
關鍵詞:訓斥者;鼓勵者;管理者;指導者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心不應是真理的倉庫。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惡習就是冷漠,缺乏熱情。兒時的內心冷苦冰霜,來日必成凡夫俗子。”我認為,幼兒老師應適應新課改的需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新時期幼兒老師。
幼兒老師是“學校中全面負責班級工作的教師”。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整體環境下,面向全體學生、實施主體教育,正是幼兒老師教師由管理者轉向指導者首先應當確立的基本觀念。第二要養成關愛、公正諸種品質,建立關愛——公正的教育模式。無論是教育經典的闡釋,還是莘莘學子的褒揚,都無不以關愛、公正諸種品質來說明教師的良好素質,稱道教師的人格魅力。第三要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主體互動,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學生的自主發展,有賴于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揮;而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揮,則有賴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主體互動,即雙方通過真實的交往(與角色扮演式的交往相對應)過程而產生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第四要把握人際溝通與互動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指導工作的藝術性。真正的指導必須建立在有效的人際溝通與互動基礎之上,班級指導自然也不例外。在班級指導中,幼兒老師要盡可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感受他們的處境,體會他們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們的態度、情感和觀念,分析他們如此表現的原因,以及預測他們在某些狀態下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方式,從而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
幼兒老師作為學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生接觸最多,是學生效仿、學習的直接對象,幼兒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做一位快樂成功、受學生歡迎的幼兒老師是我不斷努力的目標,而培養學生擁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勤奮好學勇于探索以發揮其最大潛力,在掌握知識、方法的同時學會做人,則是幼兒老師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我認為做幼兒老師首先要有一顆愛學生之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應當成為幼兒老師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特別是要善待班級中的后進生,培養他們的自信,激發他們的熱情。其次,做幼兒老師還要舍得投入,不僅要投入時間和精力,更要投入情感,做一位良師益友;再次,還須掌握一定的處理事情的技巧和藝術,也即要有一定的教育機智,理性地處理一些偶發事件。幼兒老師工作千頭萬緒、包羅萬象,要做好很多常規工作,如班集體建設、班干部培養、協調與任課老師的關系,搞好家校聯系,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態等。
幼兒老師的角色經常被窄化為“管理者”。那么,幼兒老師如何才能從“管理者”轉變為真正的“指導者”、全面有效地履行其指導職能呢?在現實的社會環境和教育條件下,班級規模過大、管理頭緒過多、工作任務過重、論分排隊的壓力不減諸種因素,依然是困擾大多數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難題,是難以對班級教育與管理工作進行實質性調整的客觀原因,但這并未阻滯幼兒老師教師在思想意識和教育觀念上的自我提高與自我更新。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道德情境,讓學生在想象性的情感體驗中,經歷動機的沖突,情感的激蕩,認識的升華。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要在平靜的水面擊打出浪花,只輕輕拍擊一下是不行的,而應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動,且越是持續推動,則后浪推前浪,水勢洶涌。幼兒老師要在學生心頭引起持久洶涌的感情“巨浪”,只輕輕“攪動”一下也是不行的。
蘇聯教育家贊可夫也指出:教學法必須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揮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師要善于晚起和誘發學生對道德現象的情感體驗。我們要逐步培養學生善感的心靈,在學生真正地感動,以自覺的行動克服不良的行為。學生作業能準確地反映他們的學習情況。在作業的布置上可以按“優、中、差”,實行分層、分量作業。即把全班學生分層優生、中等生、學困生,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層次的作業(每個層次作業的深度、數量不同),但無論哪個層次的作業一定要融“趣味性、知識性、人文性”于一體。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的作業時,允許與老師、爸媽、小伙伴和其他人合作完成。這樣他們沒有心理負擔,樂于完成,樂于學習,和諧了他們的心理。檢測時,可以分成A、B、C三類試卷,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學習情況自由選擇,對號入座。考后不念分數,不排名次。沒有考好的學生可以重新測試,甚至可以重測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學生滿意為止。
學生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有了對學習的興趣。從我做教師這幾年來看,一般學習好的學生,其他各個方面的表現都會好。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安全第一,學習成績也尤為重要。在一個班級里,如果成績好的學生占大部分,那么這個班在紀律或者其他各個方面都會表現良好。我所帶的班級學生在前半個學期的學習是非常認真的,期中考試的成績在全年級里是名列前茅的。至于下半個學期,紀律、學習出現了松散的現象。眾所周知,凡每年期中考試之后,都會出現這種不良之風。學生認為考試了,不用再學了。上課也不比以前專心了,也不認真學習了,成績也隨之降低了,對學習就失去了興趣,違反紀律就接二連三地出現。從小部分的學生慢慢地傳遍整個班,好的班級也會變壞。因此,作為幼兒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對學習有一種持之以恒之心,有耐心,有興趣地學習。如果出現厭學的學生,要及時地與其談話,使其重拾學習興趣,繼續投入積極的學習氛圍當中。他們心中只有學習,沒有違紀,進而形成學風濃,班風濃的一個班集體。
增強學生們班集體的凝聚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為什么小小的螞蟻力量大?因為螞蟻天生就是一個團結的團隊,從來沒見過一只螞蟻單獨行動的,面對敵人,無數螞蟻會一擁而上,同心協力地戰斗,最終戰勝強大的敵人,從而奪取勝利。因此,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經常與他們談心,為他們的學習樹立遠大的目標,引導他們朝著目標前進。對于他們在學習過程當中所出現的錯誤,要始終保持一顆寬容之心,不斷教育他們,不斷給他們改過的機會。另外,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粹,從而使一個班集體始終保持良好的班風班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