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峰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應城電視臺作為基礎黨媒,站在“加強陣地建設”“加強黨的建設,服務民生發展”的高度,堅持黨建宣傳“三貼近原則”,為宣傳工作服務黨的建設探索出一點有效路徑。
關鍵詞:縣級電視臺;黨建電視頻道;發展初探
一、從應城實踐看縣級臺黨建電視頻道的紅色傳承
應城黨建頻道自2015年元月18號建成開播以來,始終堅持“加強黨的建設,服務民生發展”的工作定位和“貼近基層黨組織、貼近廣大黨員、貼近群眾生活”的工作原則,以傳播黨建思想文化為核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整合多渠道黨建影視資源,累計開辦16個(其中自辦欄目9個,引進欄目7個),制作播出黨建信息500多條;播出反映全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和先進典型的電視專題專欄80多部,播放電視劇、電影6500多部集;累計播出16100多個小時無差錯。
在內容選擇方面,通過引進、外購發行公司影視作品和下載中央、省、孝感市現代遠程教育網臺教學課件等方式,在保證節目深度的基礎上,制作播出了有關時政、法律、科技、農業、教育等多方面題材的節目。在報道形式方面注重點面結合、通俗易懂,對重大黨建工作宣傳,既注重面上宣傳,又注意捕捉基層群眾的反響;既注意聚焦報道,又注意進行跟蹤報道;既注意以事跡感人,又注意以說理育人,切實增強了欄目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孝感市委組織部遠程辦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向各縣市區轉發了應城黨建頻道的工作經驗。
(一)夯實了黨員教育基層。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實“三嚴三實”要求、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過程中,通過定期播放黨建理論、黨建知識等專題講座,播報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事跡,送技術、送致富經驗,講述法制故事,唱響經典紅歌,實現了黨員干部群眾教育培訓方式由點到面、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的轉變。每周四集中學習日,根據組織部門安排,黨建頻道集中播放了《巡視利劍》、《輝煌中國》、《信仰》、《大國外交》、《小康路上》、《道德模范頒獎典禮》等一批優秀的專題節目,通過黨建電視頻道,把黨建工作的內容和要求轉化為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電視文藝形式,夯實了黨員干部的思想根基。頻道安排的節目內容和思想政治建設環環相扣,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錘煉黨性修養,擰緊思想政治上的“總開關”,理想信念更加堅定。
(二)搭建了黨務公開平臺。黨建電視頻道的開通,順應了黨員干部群眾對黨建工作知情訴求越來越迫切、參與熱情越來越高漲的新形勢,推進了黨務公開,提高了黨建工作和組織工作的透明度,為促進黨委、政府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的溝通交流架起了一座的橋梁?!饵h風政風熱線》節目安排18個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到演播室,就網絡上群眾關心的問題和現場熱線電話反映的問題,現場解答和解釋,頻道還發揮黨建監督職能,配合《黨風政風熱線》節目,開展“熱線追蹤”,反饋上線單位對群眾的承諾是否落實。
(三)傳承了紅色基因。應城黨建電視頻道突出鮮明的黨建特色和公益性質,內容涵蓋黨建新聞、專題報道、紀錄片、紅色歌曲、經典影視、文化藝術、衛生健康知識、實用技術技能等。黨建電視頻道的運行不靠商業廣告收入支撐,不以經濟效益為主,充分體現了公益性質,播出的節目堅持正面宣傳,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時代主旋律。
《蒲城黨建》、《先鋒頌》等欄目集中報道了應城市“兩學一做”開展情況,宣傳了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聶品華,市史志辦主任朱華臣,市林業局總場場長樊瑩,四里棚辦事處栗樹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應雄等一批先進典型事跡,真正起到了用老百姓身邊鮮活的實例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讓黨員和群眾學有榜樣,鼓舞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適應新常態,在加快建設“五個應城”的征程上做出的新作為、新業績。 《應城人》節目宣傳了李福中、黃曉明、高紅義等一批應城籍在外創業人士,講述他們艱辛打拼、馳騁商界的心路歷程,反映應城人在外干事創業的遠大抱負和激情歲月。
二、黨建電視頻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人員緊張:整個頻道含總監在內共7人,要負責每天15個小時的節目播出,《蒲城黨建》、《先鋒頌》、《應城人》等自辦欄目工作量非常大,專班人員時常加班加點連軸轉。
2.設施設備落后:頻道現有設備中,許多是“超期服役”,無專用演播室,欄目上像采用“藍底摳像”的落伍技術,與新時期黨建宣傳工作要求不相符。
3.經費投入不足:為了確保黨建電視頻道姓“黨”,應城電視臺堅持黨建電視頻道“紅色基因,公益性質”,只與部分單位聯合開展形象宣傳,播發少量的品牌廣告。經過近幾年的運行,目前采編播設備投入、片源購買、人員經費等尚存在一定缺口。臺網分離后縣級臺經費嚴重不足,導致對黨建頻道的經費投入難以滿足工作需求。
三、對策與建議
1.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機構編制、人社部門要大力支持黨建頻道人才隊伍建設,拓寬招聘渠道,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人才隊伍結構。要充分考慮黨建頻道的特殊性和崗位用人的專業特點,對記者編輯、播音主持、制作傳輸等專業崗位,通過科學設置招聘條件、專業考試、技能測評、專業面試等方法,確保人崗匹配。
2.實行開門辦頻道。整合全市黨建工作者的優質資源,建立節目信息報送機制,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參與頻道建設的積極性,制定頻道節目信息提報、課件資源建設工作實施細則和專門的考核辦法,對各鄉鎮和市直各部辦委局報送黨建工作新聞信息和電視片等按季度進行通報,并將新聞稿件使用情況納入全市黨建工作考核,使黨建節目更加“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
3.加大對黨建電視頻道的經費投入。開辦黨建頻道是一項高科技、重裝備、硬投入的事業,是孝感市基層黨建工作特色品牌項目。孝感市委組織部先后召開工作現場會、理論研討會大力推動這項工作,要持續辦好黨建頻道,落實經費保障,通過列入財政預算、黨費適當補充,解決黨建頻道工作經費不足問題。
結束語: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辦好黨建電視頻道,植牢黨建思想根基,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群眾功能,更好地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才能筑牢黨的執政之基。為此,要堅持探索黨建宣傳的新形式,豐富黨建電視頻道節目內容,辦成黨員群眾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的報告
[2]新華社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7.27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