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眼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外交方法中的調停,通過對調停方法本身的分析以及與其他外交方法的比較,認為應該重新認識對調停的期許,積極肯定調停在實踐中發揮的作用,以迎合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價值追求。
關鍵詞:國際爭端;調停;談判;爭議焦點
在國際社會的來往中,不同主體有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爭端總是不可避免的。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是國際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在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法中,調停是和談判一樣被較早使用的方法。然而在實踐中,調停直接解決爭端的成功率極低。調停作為一種較早使用并沿用至今的爭端解決方式,其存在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需要以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調停。
一、調停與其他幾種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外交方法的比較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外交方法包括談判、調停、斡旋、調查、調解幾種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在長期的國際交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并通過各種國際公約、雙邊和多邊條約等對其具體適用問題的規定來使其在解決國際爭端中發揮作用。調停是指作為第三方的調停方,可能是國際組織、國家、個人或者非政府組織,為了解決當事國之間的爭端問題向當事國提出建議、盡力折衷當事國各自的主張和要求,促成當事國進行談判并參與談判,使他們達成協議以緩和或解決爭端的一種方式。下面就調停與最常見的談判和調解兩種方法進行一定的比較。
談判在所有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法中是被使用最多的。談判多數情況下只有當事方參與,相對節約成本,并且談判的結果也是由當事方把握在手中,省去了對“不公正”結果的擔心,這里所謂的“不公正”當然是從當事方自己的立場來看的。正是由于這樣的優勢,使得談判被廣泛采用而且往往是優先采用,它在解決爭端問題上的成績也沒有讓人失望。久而久之,談判便成為了最常用且有效的爭端解決方法。
調解作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法,首次出現在瑞典和智利1920年簽訂的條約中,之后在國際聯盟的倡導下,頻繁出現在雙邊及多邊條約中。隨著解決國際爭端方法的發展,調解制度越來越完善,也體現出與其他方法更多的交叉性。現在一般而言的調解是指根據條約或公約的規定,將指定的某些爭端提交調解委員會進行處理,以達到和平解決爭端的目的。調解與調停的不同在于調解的程序更為規范,并且不是完全出于自發的行為而是依據條約等的規定而做出的。此外,調解方法在國際貿易、人權等領域中地位較為突出,調停則不具有這樣的特點。
二、調停在解決國際爭端中作用不顯著的原因分析
通過對調停這種方法本身的分析,可以發現調停在實踐中作用不顯著的幾個原因。
首先是調停的采取需要依賴于較為苛刻的前提。通常只有在爭端的解決出現僵局的時候,調停的方法才顯得有必要。所謂僵局,即是談判未能有效地提出實質性的結論或者根本就沒有進行談判的條件,而同時爭端當事方又不愿讓自己失去對爭端問題的控制權,爭端的解決就陷入了難以采取既有的和平方式的僵局。這時人們便想到了調停。
其次,作為調停方的第三方,進行繁雜的調停工作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而不論最終的結果如何,調停方都不會獲得任何實質的回報。這種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的行為,也不會是任何第三方都愿意做的。滿足了上述的這些同意調停的條件,調停才會被付諸實施,這是調停方法在實踐中難以發揮作用的一個原因。
最后,調停這種方法更容易帶來臨時解決方案而非永久性地解決問題。調停的發生一般只有在爭端出現僵局時,在這種情況下,其實爭端方真正需要的或者說欠缺的,是一個緩和當前不可開交的矛盾的契機,而不是像其他方法那樣直接地以解決爭端為目的。雖然爭端方和調停方都有徹底解決爭端的意愿,但實際的客觀限制和調停產生的原因決定了調停通常只能起到暫緩爭議矛盾焦點、為日后的爭端后續解決提供條件的作用。而爭端最終的解決,都是要求諸其他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法的。從這一點上說,調停確實難以達到其他方法所能達到的成效。
三、調停應當被期以達到的目的與效果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如果期望調停能取得像其他方法那樣好的效果,可以說是對調停的“苛求”。我們應該根據調停的特點,正確認識調停的價值。具體來說,我認為調停應當被期以的目的和效果可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是打破僵局,促成談判。這是調停方法所必需的過程,也是調停價值的基本體現。調停往往出現在爭端出現僵局時,想要最終和平解決爭端問題,處理這樣的僵局顯得異常重要。調停方能在爭端方之間起到很好的調和作用,并且不會像其他有類似作用的方法那樣容易引起爭端方的反感。在這一點上,調停方法體現出的價值和重要性才顯現出來。從大的角度說,和平解決爭端是國際社會追求的重要價值,我們應該肯定,對最終和平解決爭端所做的任何過程性的努力都是有價值的。那么不論調停之后爭端的走向如何,調停能夠打破僵局促成爭端方的談判,已經是對和平解決爭端起到了推動作用,是調停價值的基本體現。
其次是我們不應該期望調停能解決爭端的全部問題,而應該肯定解決了部分爭端問題、取得暫時性解決方案的調停。實踐中的國際爭端問題往往是十分繁雜的,每個爭端中可能包含了數個利益沖突點,涉及到了不同方面的內容。對于調停這樣一種既沒有制度規定提供保障,又沒有強制力可以依賴,還要取決于諸多主客觀因素的方法來說,想要系統而全面地解決爭端,對調停方和調停這種方法本身都是巨大的難題。而爭端中的部分問題如果能夠通過調停來解決,必將有利于其他問題的處理,也是各方都樂于接受的。解決了眼下的爭端焦點,就能為爭議解決爭取時間,以待日后通過各種可能方式和平解決爭端,這樣的調停,也可以被認為是成功的調停。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是國際法的一項基本原則。通過以上對調停與其他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外交方法的比較,以及對調停方法本身的分析,我認為并非調停這種方法的實踐效果不理想,而是人們對調停在解決爭端方面的作用的期望不符合調停本身的特點。我們不應該,也不需要對調停抱以這樣的期望,應該從分析出發去理解調停的效果與目的,并肯定調停在實踐中已起到的幾方面的作用。在處理國際爭端的進程中,調停已經并且以后也將會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做出巨大貢獻。
作者簡介:李錚,男,生于1991年7月,籍貫河北省,貴州大學國際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