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2018年開年至今,已有超35個城市發布了40多次人才吸引政策。那么,城市“搶人”真的是房價上漲的幕后推手嗎?

央視新聞
有分析認為,一些城市放出的“史上最寬松”人才引進政策確實推動了房價上漲。人才政策變相地降低了限購門檻,將人才吸引來之后,直接推向本來就供需結構緊張的房地產市場,明顯帶來房地產市場的上漲預期。但大部分城市沒有做好吸引人才后留住人才的準備,因此簡單吸引只能導致房地產市場波動。
但也有人認為,二線城市搶人大戰是一個原因但并非主因。一些城市被約談的原因在于這些城市的投資需求過于旺盛,一部分原因是人才政策導致人口數量增加,而更大的原因則是城市產業發展導致人們對城市未來價值空間的高度預期。
總之,通過人才引進政策,落戶城市人口對住房需求的增強,確實推動了房價上漲,但也給了炒房者便利,讓一些城市在引才的同時也在給樓市“松綁”。
劉德科
德科地產頻道總編輯
“搶人”是一門藝術,真正有效的利器,大概只有三件:一是強大的產業吸附力,二是教育資源,三是買房。相對而言,京滬深擁有更強大的產業吸附力,所以本輪“搶人大戰”它們最不積極。西安知道自己的產業吸附力暫時不夠強大,所以甩開膀子,要讀書、要買房都行。
西安很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不那么在乎這種輿論,西安有試錯、容錯空間。西安講究的是這個國家的大方向——“搶人大戰”的本質是降低戶籍門檻。但是天津很在乎那種不太好的輿論——“搶人大戰”是變相給“限購”松綁。真的要“搶人”,就不能短視,更不能被收割情緒的那種輿論綁架。



張大偉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
從最近房價上漲城市看,其中大部分都發布過人才引進政策。以最典型的西安為例,4月房價環比上漲1.6%,與歷史最寬松的人才引進政策的確有很大關系。目前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均只考慮到了用降低門檻吸引人,大部分城市都沒有留住人才的措施。這種情況下,吸引來的基本都是購房者,甚至有可能出現炒房客借助人才政策落戶不同城市購房的可能性。
人才對城市的作用應該是產業,而非房地產。目前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均是可以直接落戶,變相直接獲得購房資格。而我認為人才政策不應該和房地產限購掛鉤,對人才應該直接補貼購房券,人才公寓,而不是把吸引人才當成吸引購房者來辦。
也就是說,人才政策不能成為房地產調控的窗戶,房地產限購關上了房地產投資的大門,太寬松的人才引進政策則擴大了購房窗戶。住建部約談12個城市,其實是2017年一項房地產政策的落地,代表了未來預警——約談——問責,房地產調控從過去的一城一策,開始升級到三步走。
事實上,被約談的12個城市,大部分都在最近發布了各種類型的加碼調控。其中,限售政策的繼續加碼將持續,核心原因是為了降低投機投資性購房??梢灶A見,未來,限售5年或成房價過快上漲城市的標配。
盧俊
真叫盧俊公眾號創始人
不管是因為想要投資買房落戶,還是落戶后剛需買房,本質上是一個城市的購房需求量會大增。當一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面對嚴重供不應求的格局時,會采取搖號、限購等各種政策。但這些政策已經在一線城市被預言過無法抑制房價。所以,大量吸引人的城市,可能就是下一輪房價引爆點。
成都出現過上萬人搶一千套房子的壯觀場景,這種場景除了2017年年底的南京就再也沒出現過,所以成都在這樣的背景下連下8道金牌調控。除了戶籍之外依然同步社保要求,且規定買房區域和社保區域所屬一個區,這個政策有很多槽點,卻堵住了假借落戶的投資客,讓他們有去無回。成都的做法雖然不太厚道,但也算是控制住了樓市。
我感覺這一輪“搶人”兇的城市,明年也可能跟進調控政策。目前來看,可能的軌跡是:今年這些城市的房價將暴漲,明年采取抑制。若是這樣的走勢,就跟當年的一線城市一模一樣。當然也有一些例外,如重慶模式,城市增加供應,保證持續的一手房供應,才控制住房價不暴漲。
在瘋狂的“搶人大戰”下,不少有意向落戶二線城市的人也開始迷茫,究竟該如何選擇?對此,建議是:選擇能夠增加你收入的城市,而不是方便你落戶的城市。歸根到底,提升自己的收入比猜房價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