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陜西省臨潼區老干所 樊彥軍
網絡是鄉村文明的標志,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創建良好的農村網絡環境是解決村民的網絡生活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體抓手,這就需要有關政府部門花大力氣解決。

靖邊縣高速發展的交通
當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響徹神州大地,新一輪農村改革呈現出一派火熱氣象,靖邊,一個陜北小縣,正在以它獨有的方式換骨革新。當然,改革是縱深的,發展是遞進的,如何更進一步破解藩籬式的層層阻礙,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值得深入思考,共商共鑒。
陜北煤礦產業優越,開發煤田是靖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然而農民在享受改革紅利的同時,更多的是擔憂,農村林地承包權可否小范圍調整?
泛海紅墩界一期2X660MW煤電一體化項目是我們村實行的重點項目,為了推進該項目順利實施,村民因此獲得了林地、水地等賠付,但大家在欣喜之余卻有了更多擔憂,“賠款花完了怎么辦;地征用了自己以后住哪里干什么……”甚至有人說能否把村組林地全部退還集體管理,實行林地共同管理、賠付共同分配、風險共同承擔。
村民們有愿望,但目前尚未出臺這方面政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們的林地管理,能否出臺一個宏觀管理政策,宜統則統、宜分則分,讓廣大人民群眾自由選擇、利益共享。

實現農村網絡全覆蓋

鄉風文明建設
修一條路承載的是民意,修好一條路連接的是民心。在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中,抓好村域基礎道路修建迫在眉睫。
家鄉近年來村域道路修建取得顯著成效,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感受最深的是發展之深,變化之大,讓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也有了對外輸出的資本。
路雖好,但難養,原本平坦的路面如今卻多出了很多坑洼,車子行駛猶如跳舞,人走之上極為不便。修補是自然,但無人管理、無資金使用等問題,并非一日之功所能解決。因此,資金投入需要跟進,維護保養需要建立長效機制,才能使得通村公路通行順暢。
當前,隨著網絡輻射的全面覆蓋,大到城市、小到山村全部融入網格化管理,人們富裕的網絡生活極為有趣。我的老家地處偏遠,基站建設較少,網絡移動信號較弱,假期自己仿佛失聯了般無奈。令我最吐槽的莫過于此,都快5G時代了,我的家鄉卻拖了后腿。
網絡是鄉村文明的標志,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創建良好的農村網絡環境是解決村民的網絡生活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體抓手,這就需要有關政府部門花大力氣解決,不斷整合資源,加大網絡建設投入,讓廣大農民也早日享受高速、便捷的網絡服務。
在陜北,喝酒是平常之事,走親訪友,每到一處,必不可少的一項就是喝酒。我自己不飲酒,也不排斥飲酒,但酒后失態、肆意挑事卻最為看不慣。在家幾天,酒桌上難免有人喝醉,要么呼嚕大睡、要么囫圇嘔吐,讓人避之不及。酒是凝聚親和力的關鍵,有人卻把它當成了逍遙爽快的良藥,在蹂躪了自己尊嚴的同時,也踐踏了鄉風文明。
美麗鄉村期待鄉風文明,鄉村振興號召文明鄉風。走親訪友為何非要喝個你醉我醉?闔家團圓為何非要酒桌拉拉家常?我們不禁思考,這種生活方式還健康嗎?鄉風文明需要牽頭引導,需要榜樣力量,你我都做好彼此行為的監管者,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風建設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鄉村才能在振興中愈發美麗。
說起食品安全,農村最不容忽視,但凡婚喪嫁娶都大擺筵席,流水式的款待,醞釀不安全的事故,后果不堪設想。現如今,很多地方都有食藥監管理所,受理報備并監督筵席用餐安全,這樣就較好避免了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但在老家,這方面卻疏于監管,沒有成規的管理約束,大家都是怎樣爽快怎樣來,怎樣方便怎樣來,特別是大量食材、調料的采購使用,更是脫離了監督管理,埋下了禍患。
食品安全問題事關重大,只有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杜絕問題食品流入,防止亂用濫用不合格食品,才能保障大家舌尖上的基礎安全。因此,我呼吁政府相關部門,堅持不懈抓好食品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引導大家從食品安全做起,從防護自身安全做起,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一道堅實的食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