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漢中市公安局網安支隊 宋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人們心心念念的故鄉會變得更美好,人們可以享受著與城市一樣的基礎設施和社會福利,農村和城市之間基本沒有什么差別,人人都會有幸福的向往和溫暖的歸宿。
每次回家,都會對家鄉的發展有一些新體會。今天就來聊一聊最近回家感悟。
家鄉的發展的步伐很快,之前的城市邊緣化地帶都隨著城市的發展擴張逐漸繁華起來,城市的擴展也給村民帶來了利好,耕地雖然被征用,但獲得的收益比種地高了許多,村里每年都會給村民發放一筆資金,閑置的勞動力外出務工又可以獲得另一份報酬,人們獲得的可支配時間和金錢越來越充裕了。
高鐵豐富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買小轎車的人多了起來。對村里的年輕人來說,外出務工是首選,尤其是外出讀書的人,畢業后留在城市的概率較大。近些年,讓人們最有感觸的是出行時間成本的縮短。2007年之前,去一趟西安,坐大巴得一個晚上,火車也得七八個小時,京昆高速西安至漢中段開通之后,時間縮短為3小時,現在,高鐵時代來臨,從我們家鄉到西安,只需要一個小時,人們都在感慨高鐵帶來的快捷方便,感受著中國速度,感受著祖國的富強。
人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自然也會反映在消費上。過去,汽車是老百姓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記得小時候,同學之間還因為坐過桑塔納而感到驕傲。現在,最明顯的消費升級就是家家買車,在我們的小縣城,小汽車越來越多,偶爾竟也會出現堵車的情況,以前大家出門去親戚家還要坐大巴車,現在好了,直接開小轎車去走親訪友,方便很多。我從朋友那里了解到,我們縣的家庭用車保有量現在是萬輛,而且在以每年3000輛的速度增長,從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人們的生活條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回鄉置業正成為一種潮流。除了買車,回鄉置業也是年輕人的一件大事。根據調研數據,大約有38%的外出打工者想回老家買房,有21%的想去老家的省會城市買房。也就是說,大約有6成的人想回鄉置業。為什么回鄉置業?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一二線城市房價太貴,以務工者的收入很難在高房價的大城市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另一方面是中國人的傳統落葉歸根理念,想著在外面干不動了,就回家養老。因此,在一二線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回到家,免不了討論要不要在家鄉買房子的問題。

西成高鐵漢中站

回鄉置業正成為一種潮流

移動支付在農村已普及開來

“鄉村振興”帶來的展望。農村在快速發展,而且新事物和老事物共存。就拿購物這件事來說,過去,離縣城比較遠的鄉鎮農村定期會有集市,一般是農歷的逢2、4、7,那里的人們采購基本依靠集市,甚至早年還在集市上通過物物交換獲取物品,現在,鄉鎮也有了超市,在網上買土特產逐步流行起來,村里也有快遞取貨點,網上購物可以直接送到村里。移動支付也普及開來,在所有的小店,都可以看到移動支付的二維碼,我大舅開了個小餐館,之前跟我說他不相信也不愿意接觸移動支付,因為老覺得拿在手上的鈔票才是錢,手機掃一掃,總感覺現金沒到手……這種觀念隨著時代的轉變正在慢慢發生變化。
從數據上看,鄉村的消費增速開始甩開城鎮,這意味著鄉村的消費升級大幕正緩緩拉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村里發展很快,但明顯有產業空心化的問題。目前村里的年輕人都進城打工了,真正留在農村就業的不是很多,除了供城里人閑暇娛樂的農家樂、度假村,農村基本就沒有像樣的產業了。
現在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鄉村經濟有望迎來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
畢竟,如果能把農戶分散的土地利用起來,就可以讓大型企業入駐,集約土地資源發展現代農業、養殖業、旅游業等。如此一來,有企業來解決信息、生產、銷售等問題,農村負責解決土地和員工,這樣的模式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人們心心念念的故鄉會變得更美好,人們可以享受著與城市一樣的基礎設施和社會福利,農村和城市之間基本沒有什么差別,人人都會有幸福的向往和溫暖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