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朋友問:旱地小麥的生育特性有哪些?
答:旱地小麥由于受旱、薄、粗的影響,因而在生育期間表現出與水澆地小麥不同的生育特點。
(1)苗弱。小麥種子萌發和出苗需要一定的土壤水分。當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間持水量的40%~50%時,小麥幼苗生長就會受阻,次生根數減少,葉片光合作用降低。旱地小麥播種后,僅靠土壤深層有限的水分生長,幼苗生長受到抑制,表現出生長緩慢,葉片小、葉色淡,根少、分蘗少,加之土壤溫差大,冬季易遭凍害。
(2)植株矮,成穗數少。由于土壤干旱,旱地小麥不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養分,造成水分和養分均不足,導致麥苗生長遲緩,分蘗少或不分蘗,最終植株較矮小,成穗數少。干旱越重,土壤肥力越不能發揮,分蘗就越少,成穗數就明顯減少。
(3)穗粒數少,粒重低。旱地小麥常因水肥條件限制,一般生育進程加快,幼穗分化早。但因春季時常干旱,加之肥力不足,導致小穗小花大量退化,造成穗小、粒少。中后期也常遇干旱,使根系、葉片早衰,提前成熟,縮短了灌漿時間,降低了粒重。

河南洛陽朋友問:旱地小麥怎樣進行田間管理?
答:旱地小麥在種好的基礎上,應以保墑防旱為中心,以培育壯苗為主攻目標。因此,出苗后要及時查苗,對缺苗斷壟地段進行補種或疏苗移栽,以保證全苗,為小麥豐產打下基礎。小麥生長期間應多次進行中耕和碾壓。中耕可消滅雜草、疏松土壤,達到保墑和增溫的作用;碾壓可以壓碎坷垃,彌合土壤裂縫,起到提墑和防止冷空氣進入土壤侵害麥根,促進麥苗早發、快長。中耕應在雨后及早春土地返漿前進行。碾壓多在播種后及早春返青前后表土稍干時進行。早春管理可采取中耕與碾壓相結合,先碾壓后中耕效果更好。一般壓麥比不壓麥增產4.8%~18.2%,墑情差的麥田更要早壓、多壓,早壓比晚壓增產5%左右。對晚播缺肥、冬前生長期過短所形成的弱苗,返青至拔節期逢有好雨或冬季雪雨多,春季土壤墑情好的情況下,可趁墑開溝或用耬施用適量化肥,一般667平方米施尿素10~12.5千克,爭取早春分蘗成穗,促進穗大、粒多、粒重。在底墑、表墑都不足的情況下,就不要冒險追施化肥,以免造成浪費和損失。
山西忻州農民朋友問:如何防治玉米紅蜘蛛?
答:當前玉米正值灌漿期,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根據近日調查,部分玉米田發生紅蜘蛛危害,由于紅蜘蛛蟲體較小,且在葉片背面危害,常不易被發現。紅蜘蛛先危害下部葉片,逐漸向上部葉片轉移。當被害葉片失綠干枯后,又轉移到上部綠色葉片上危害。玉米接近成熟葉片變黃,造成葉片干枯,影響產量和品質。因此,根據紅蜘蛛發生情況,及時采取防治措施,確保玉米豐產豐收。
防治方法:清除田間、地頭、溝渠邊上的雜草,減少蟲源。在紅蜘蛛發生初期,用1援8豫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或73豫克螨特乳油1 000倍,或10豫死螨凈3 000倍液,噴灑葉片背面進行防治,根據發生情況可防治1~3次。
山西忻州農民朋友問:夏玉米如何追肥?
答:(1)配合施肥。夏玉米追肥一定要注意氮磷鉀及微肥的配合,根據目標產量,進行測土配方施肥。667平方米產600千克、中等肥力未施底肥的田塊,一般667平方米追施尿素40千克左右,二銨25千克左右,硫酸鉀15千克左右,并補施鋅肥。
(2)分次施肥。第一次施肥一般在7葉期,施入全部二銨和40%的氮肥,底肥沒有施鋅肥的要補施鋅肥。第二次一般在13葉左右,施入余下的60%氮肥。
(3)重點施肥。對因播種偏晚、苗小、苗弱的田塊補種、移栽的小苗、弱苗,要“偏吃、偏喝”,適當多施,促進生長發育和弱苗早發快長。
(4)忌撒施肥。為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追肥應穴施或開溝條施,施后墑情較差時要及時灌水。生產中,一些農民為了減少勞動量、提高效率,一般結合灌溉,隨水追施,或者借雨水追施,效果也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