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
蒙藥芯芭,蒙藥名“阿拉藤-艾給”,為玄參科植物達烏里芯芭CymbariadahuricaL.的干燥全草,其味微苦,性涼,具有燥“協日烏素”、止癢、消腫、止血、愈傷的功效,臨床上應用于黃水瘡、胎毒癥、皮膚瘙癢、陰囊瘙癢、陰道瘙癢、腫塊、“奇哈”、外傷出血等癥[1]。近年來,相關學者對達烏里芯芭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進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化學成分研究方面,三家研究機構對達烏里芯芭的化學成分進行過研究:包頭醫學李振華[2],內蒙古大學王鴻宇[3]、扈穎慧[4]和匈牙利學者Jozsef[5]等;現代藥理學研究方面,達烏里芯芭提取物或相關化學成分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抗菌、降血糖等作用[6-8]。具體概括如下。
達烏里芯芭中的化學成分主要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環烯醚萜類化合物和揮發油類化合物,現詳述如下。
1.1 黃酮類 從達烏里芯芭中共分離得到的12個黃酮類化合物,分別為Apigenin、Kaempferol、Quercetin、Luteolin、Apigenin-7-O-β-D-neohesperidoside、Apigenin-7-O-β-D-neohesperidoside、Rutin、Tricin-7-O-β-D-glucoside、Chrysoeriol-7-O-β-D-glucoside、Apigenin-7-O-β-D-glucoside、Luteolin-3′-O-β-D-glucoside、Luteolin-7-O-β-D-glucoside、Luteolin-7,3′-O-β-D-diglucoside等,詳見表1。
1.2 環烯醚萜類 從達烏里芯芭中共分離得到4 個環烯醚萜類成分,分別為Loganic acid、Geniposidic acid、Aucubin、Catalpol等,詳見表2。
1.3 其他類化學成分 除上述黃酮類和環烯醚萜類成分外,還從達烏里芯芭中分離得到6 個其他類化學成分,分別為甘露醇、2-辛烯酸異丁酯、咖啡酸、正二十七烷氧基丙烯酸異丁酯、β-香樹脂醇乙酸酯、胡蘿卜苷等,詳見表3。
1.4 揮發油類成分 學者還從達烏里芯芭中通過LC-MS鑒定出鄰苯二甲酸酯類、醚類、硅氧烷類、異喹啉類、甾醇類等成分[3-4]。

表1 達烏里芯芭中的黃酮類成分

表2 達烏里芯芭中的環烯醚萜類成分

表3 達烏里芯芭中的其他類化學成分
3.1 抗氧化作用 張振濤等[6]以小鼠肝組織勻漿,觀察芯芭抗氧化自由基的作用,結果顯示,芯芭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
3.2 抗菌作用 戴靜秋等[7]采用紙片法測定芯芭中環烯醚萜類成分的抗菌作用,結果發現芯芭中非苷環烯醚萜類成分對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一點的抑制作用。
3.3 降血糖作用 李旻輝等[8]發現劑量為250mg/kg的芯芭正丁醇提取物具有降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具有較強的降血糖作用,與陽性藥鹽酸二甲雙胍組相比具有相似的降血糖藥理作用。
達烏里芯芭作為蒙醫專用藥,臨床應用歷史悠久,療效確切顯著,廣泛分布于內蒙古草原。達烏里芯芭的民間應用較廣,醫療及畜牧業均應用該藥。筆者查閱近幾年的國內外相關文獻報道得知,目前國內外學者對達烏里芯芭的質量標準研究、生物學研究、物質基礎及藥理活性研究和作用機制等方面的研究較薄弱,有待進一步研究。達烏里芯芭有其應用歷史,但是在目前蒙醫臨床制劑中不常用,故同時要注重其臨床研究,繼承、保護這一具有蒙醫特色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