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人民醫院,河南 永城 476600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生殖系統疾病,以30~50歲群體為主要發病對象,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腹部包塊、子宮出血、排便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米非司酮是治療子宮肌瘤的常用藥物,盡管可有效抑制肌瘤生長,但見效慢,長期用藥可導致耐藥性的產生[2]。中醫治療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為探討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筆者對收治的60例子宮肌瘤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年齡22~49歲,平均(35.2±1.6)歲,病程0.8~15年,平均(7.2±0.6)年;觀察組年齡24~48歲,平均(34.9±1.8)歲,病程1.0~16年,平均(7.5±0.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3];②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無禁忌;③自愿參與,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存在藥物禁忌者;②心、肝、脾等重要器官存在嚴重病變者;③精神病患者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服用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48,10 mg×1片/盒),空腹或餐后2 h口服,25 mg/次,1次/d,治療時間為3個月;出血量過多者,可給予宮血寧膠囊(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0087,0.13 g×18 s),口服,1粒/次,每日3次;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可根據患者腫瘤大小、病變程度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四君子湯加味,藥方組成:莪術60 g,黨參,三棱各30 g,白術24 g,茯苓,牛膝各15 g,甘草9 g。加減:氣虛血瘀加黃芪30 g;熱結血瘀加赤芍、牡丹皮各10 g;寒凝血瘀加桂枝12 g,肉桂6 g。每日1劑量。溫水煎服,早晚各用1次;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體征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和治療總有效率。中醫癥狀體征評分標準:滿分29分,包括子宮情況(9分)、月經情況(7分)、伴隨癥狀(13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臨床癥狀越嚴重[4]。療效判定標準[5]: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期和月經量正常,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肌瘤消失;顯效: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經期和月經量基本正常,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肌瘤體積比治療前縮小2/3;有效:臨床癥狀緩解,月經情況開始正常,肌瘤大小縮小1/5;無效:臨床癥狀、月經情況和肌瘤體積基本無變化,或比治療前更嚴重。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體征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中醫癥狀體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體征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體征評分比較結果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明顯高于觀察組的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組別例數腹痛頭暈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對照組604(6.7)3(5.0)5(8.3) 12(20.0)觀察組601(1.7)1(1.7)2(3.3) 4(6.7)*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1.7%,低于觀察組的9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包括平滑肌和結締組織兩部分。目前臨床尚未明確子宮肌瘤確切發病原因,但普遍認為與性激素分泌密切相關,也受遺傳因素影響[6]。以肌瘤生長部位為依據,可將子宮肌瘤分為子宮體肌瘤和子宮頸肌瘤,以子宮體肌瘤為主,約占子宮肌瘤類型的95%,可經超聲檢查、宮腹腔鏡檢查,通常情況下,無需磁共振檢查,但在子宮肌瘤和子宮肉瘤的鑒別診斷中可增強延遲顯像,以提高診斷準確性。子宮肌瘤臨床表現和數量、大小關系不明顯,與有無變性和肌瘤部位有關,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月經周期縮短,可繼發貧血;腫瘤變大時可經腹部觸及包塊,白帶增多、下腹墜脹,腰酸背痛[7]。臨床對子宮肌瘤的治療,應充分考慮年齡、癥狀、生育需求,同時要結合病變部位,肌瘤數目和大小。米非司酮是常用的孕激素受體阻滯劑,具有明顯的抗雌激素、抗孕酮效果,可有效調節子宮動脈血流,在縮小子宮肌瘤體積方面作用明顯。然而停藥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月經量增加的情況。此外,單純使用西藥治療,見效慢,長期用藥可能損傷患者子宮內膜[8-9]。
中醫學認為[10]子宮肌瘤應屬“崩漏”、“石瘕”等范疇,由氣虛血瘀所致,因此治療時應以扶正祛邪、軟堅散結、理氣活血為主。四君子加味一方中,莪術具有消積止痛、破血祛瘀、積散結之效,可用于心腹脹痛、氣血凝滯等癥狀的治療;黨參可發揮健脾益肺、補中益氣之效,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的作用;三棱是破血止痛、消積行氣的常用藥物,治療心腹疼痛、氣血凝滯效果明顯;白術具有燥濕利水、健脾益氣之效,對腹脹泄瀉等癥治療效果有著明顯的治療效果;茯苓可健脾滲濕、滲透利下;牛膝活血通經效果明顯,可用于消癰腫、散瘀血,對瘀血腹痛有著明顯的治療效果,加上甘草予以調和,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祛瘀通絡之效,治療脾虛濕阻,瘀血阻滯胞宮。按照子宮肌瘤發生機制,可分為氣虛血液型、熱結血瘀型和冷凝血瘀型,這就需要臨床根據患者癥狀表現采取對癥治療方案[11]。黃芪有著補氣固表、排膿利尿之效,對氣虛衰弱之癥有著明顯的治療效果;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之效,對經閉通經、癥瘕腹痛等癥有明顯的改善作用;牡丹皮解熱涼血,和血散瘀;桂枝具有溫經通脈、發汗結肌之效,對血寒經閉、脘腹疼痛等癥治療效果明顯。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12],四君子湯加味對小鼠膀胱腫瘤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延長小鼠生存期。經顯微鏡觀察可見凋亡細胞呈特征性出現,核染色質密度升高,在核膜周圍凝聚。這一發現為四君子湯臨床應用奠定了基礎。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體征積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明顯高于觀察組的6.7%(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中西醫結合治療子宮肌瘤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