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軍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現代建筑行業也隨之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種進步的直接表現就是我們隨處可見的高層、超高層、大跨度、異形等大型建筑物,能夠支撐這些高層、超高層、大跨度等大型建筑物的材料不論對工程質量還是工程造價必定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相互之間的相輔相成至關重要。建筑材料質量以及相關管理對工程施工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同時也是保證工程造價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的必要前提條件之一。材料的整體價格能夠直接與工程造價相互之間建立一定聯系,所以應當引起業主、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業主方要重點關注,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功能的前提下,盡量要求設計方采用成熟的新工藝、應用新型節能、環保材料。
一般情況下,發包人都會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讓其處于一種優勢狀態之下,特別是將一些本來屬于承包人采購的建筑材料,通過各種不同渠道或者手段,將這種控制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發包人可以自己對這些建筑材料進行采購,與供應商之間簽訂相對應的采購合同,甚至連一些地材也會被發包人以質量控制作為原由進行制定安排。
發包人在針對一些建筑材料進行采購的時候,在針對廠家進行提前的審核時,無論是在生產規模或者是在質量要求等各個因素條件上,都無法保證提出明確的要求。除此之外,發包人在針對建筑材料進行采購時,并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同時也無法與建筑工程項目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這樣采購過來的材料與實際工程相互之間很容易出現偏差,采購數量不合適等,這些都是在現階段采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
在簽訂施工合同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并不會對建筑材料的價格調整范圍或者是方法進行規定。而在結算的時候,也會由于責任劃分不清楚,導致一系列施工無法按照合同當中所規定的內容進行。這樣不僅會直接導致建筑材料的價格差距非常大,而且還會由于一些客觀因素條件的影響,導致很多承包人利用一些不合理的替換材料對其進行替換。比如利用鋼筋替換等。
在現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如果不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建筑材料實施有效的管理,那么不僅會影響到建筑工程質量,而且還會對工程造價的有效開展產生一定的阻礙影響。發包人一般情況下,都想要將建筑材料的總采購權攬到自己身上,承包人也不想要承擔這一責任,所以將建筑材料的采購權和管理責任全部都推到發包人的身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發包人本身并不是專業的,所以對材料的管理以及質量把控等與承包人相比,要相差甚遠[2]。除此之外,如果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對建筑材料的科學合理管理,那么勢必對工程施工進度也會產生一定影響。由于發包人在制定采購計劃時,缺乏嚴密性,所以導致很多材料的采購與實際工程需求不相符,同時還會出現建筑材料供應不及時的問題等。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勢必會導致工程進度受到影響,甚至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工期出現嚴重的延誤現象。
建筑材料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工程造價控制的效果,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證能夠確定暫估價建筑材料的基本范圍。暫估價建筑材料是發包人在進行招投標時,為了能夠方便對招投標一系列工作實施管理,所以提出的暫定價格。在這一環節當中,由于建筑材料本身的規格、質量等相互之間的差距比較大,所以價格也會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差異性。比如石材大多數情況下,都是60~80m2/元左右,但是如果是一些質量比較好的石材,價格可以達到幾百甚至上千元每平方。由此可以看出,在針對建筑材料價格進行確定的時候,需要提前結合工程項目建設的基本目標,給出相對應的暫估價,其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在結算時,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建筑材料的價格進行調整。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還能夠從材料管理方面盡可能實現有效的工程造價控制。
圖1 建筑材料暫估價流程圖
①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建設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建筑材料采購方案,并且能夠將該方案落實到實處。發包人應當加強對建筑材料采購價值的有效控制,這樣能夠盡可能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建筑材料本身檔次的提升,而導致過多資金的投入。②可以實施動態建筑材料價格管理的措施。要提前對市場的行情進行深入了解,利用招標采購以及詢價等各種程序,對價格進行最終的確定。這樣有利于保證基本價格的確定能夠與市場保持一致,避免由于承包人在其中作假,避免出現工程造價過多抬高的現象。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有效落實,無論是對工程質量控制,或者是對工程造價而言,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無論在設計階段還是在施工階段,都要對建筑材料選用和價格進行有效確定,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這樣才有利于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