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因科技而團聚
隨著科技發展和商業航天的興起,以往歸屬高新技術的衛星領域漸入大眾視野,展現其服務于社會、聯系于生活的一面。科學探索和應用需求的牽引,驅動著衛星的創新發展;智能技術與衛星技術的結合,預示著現實的科幻未來。智能小衛星將如何貼合日常出行與通信需求?如何探索遠古宇宙的奧秘和紀錄腳下大地的神奇?如何讓大眾玩轉和面向未來?“星際爭霸”的大航天時代是否會到來?
這些都在2018年5月26日,在杭州云棲小鎮舉行的“智能小衛星·預見大未來”論壇中得以體現。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主辦,作為首屆阿里“2050大會”的重要組成,論壇通過青年人的講述展示了我國空間科學成就及未來規劃。
CONTECTS
36 墨子精神的傳承——量子衛星誕生記
38 GECAM雙星計劃:探尋引力波之光
40 你享受詩和遠方,我負責路途坦蕩
42 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認知地球的新引擎
44 我們的征途是宇宙星辰
46 軟件定義未來,智能玩轉衛星
48 攜手“宇宙人”,邁進大航天時代

主持人:陳宏宇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 微納衛星研究所所長天宮伴星總師、導航增強星座項目經理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地球大數據工程CASEarth衛星總指揮
我們就是造星星的人
中科院是我們國家第一顆衛星的搖籃,在過去的15年,中科院研制了36顆衛星,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衛星研制主力軍之一。很多航天界的明星也誕生在這里,如探測暗物質的“悟空”、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取得量子通信重大突破的“墨子號”衛星、天宮伴星等等。這里群星閃耀,而我們就是造星星的人,我們的使命是:隨時為國家重大工程貢獻力量。在國家目前強調創新、重視航天技術及產業發展的良好背景下,有這樣一個創新的平臺,有這樣一群年輕人才,我們有信心做國際一流的科研機構,做世界一流的衛星。
科學家也好,工程師也好,他們首先都是年青人,讓我們來聽聽這些科技青年的分享,了解他們作為科學家對宇宙的好奇心,以及作為工程師的堅韌不拔與對技術的不懈追求之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