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有一檔電視節目很受大眾歡迎,這節目名叫《一站到底》。這節目很簡單,說白了就是記憶力、閱讀范圍的大比拼。誰在這場比拼中,戰勝了對手若干,或全部,能站到最后的,等于“一站到底”,便成了贏家了。筆者也喜歡看這節目,因為它展示了寓教于樂的出彩一面,生動有趣地學習、重溫、記憶一些基本的常識,很有好處。
但在這個節目也可以看到,有些人雖然在節目中有很好的記憶力,閱讀書報刊和影視節目并重,常識性的知識十分扎實,但一聽其發言,便發現其它的素質比較低,語言不講究語境,把握分寸也顯得很俗氣。最典型的是一位年紀不大的初中女生,答題不錯,但說話、表情、站姿就令人感到很缺乏教養。例如,她說,我要戰勝5個人,他們就要跪下來認輸;我要全部對手都戰勝了,打敗了,就要他們趴下來,趴著認輸,證明我是有實力的。
筆者經歷復雜,也曾當過中學、大學的教師,這些話要出在我的學生嘴里,那我是會十分不安的。一是用詞極端,不講語境。你是處在一檔節目,受眾千萬,怎能一開口就說“跪下”,叫人“趴著認輸”這些話呢?這是很不禮貌的話,不能隨意亂說的。人生樹敵過多,哪能穩步前行的呢?!這是人生大忌啊。二是說這些侮辱人的話之后,表情極為不自然,站姿很不規范。所以這小姑娘在觀眾心目中分數大失,其父母教導、其學校教育的背景也可略見一斑。尤其那一檔節目姑娘的對手幾乎都是成年人,而且不少是當年高考的狀元,真的無地自容。
筆者雖喜歡這檔節目,也要說幾句實話,不要以為在常識比拼、記憶力比較、閱讀比拼中“一站到底”即是聰明人,即是人生中的精英,那就大錯特錯了。想當年,有一套書全中國風行,書名叫《十萬個為什么》。年輕人中幾乎人人必知,想讀。那套書的主要作者叫葉永烈,他比現在“一站到底”的人掌握更多知識、學問,他現在也只是一個多產作家,過著十分低調的生活,穩重地過日子。記憶力好,常識掌握多,不一定在人生中就能順利、穩當前行的,這里有復雜的原因,有許多的因素構成的?!兜赖陆洝放R結尾處,有幾句話是這樣說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者不積。這三句話意義深刻,筆者不展開說了,大家去理解吧。所以,能在一次比賽中掌握了打贏別人的常識、知識,只是那一次,那一仗而已,人生漫漫,更要善于前行。
筆者寄語一些考試很好的人,某些智力比拼中高分的人,取得過好成績的人,要真的知道有許許多多的知識不產在書里,有許許多多的人生考試在我們忽視的言談舉止,一舉手、一投足之間,望必須記取。筆者喜歡看《一站到底》節目,也知道有不少觀眾,年輕觀眾在看,真的被他們的求知欲、求勝心所感動。所以希望大家能在游戲、節目之外,保持清醒,漸悟、頓悟人生真諦,探索規律穩步前行,共勉。(摘自《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