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師賢,楊亮
(天津商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天津 300134)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與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各種組織機構開始在互聯網上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逐漸形成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眾包。眾包的任務定價是關系到平臺運營的核心要素,定價是否合理將直接決定任務的完成情況。誤差反向傳播網絡(Back Propagation Network,簡稱BP神經網絡)具有自學習、自組織、自適應能力能夠進行信息的并行處理和非線性轉換,可以通過“誤差逆傳播算法”,不斷提高網絡對輸入模式影響的正確率。利用MATLAB的神經網絡工具箱(Neural Network Toolbox),可以便捷地對原始定價進行訓練和測試,在優化任務定價方案上十分適用。
BP神經網絡是具有三層或者三層以上神經元的神經網絡,包含了輸入層、隱含層和輸出層,同一層神經元之間無連接,層與層之間采用全互連方式連接,如圖1,輸入層神經元與隱含層之間是兩個神經元的之間連接的強度,即網絡的權值,隱含層或者輸出層任一神經元將前一層神經元傳來的信息進行整合,添加一個閾值。將整合后的信息作為該層神經元的輸入值。信息在神經元之間正向傳輸,輸入量經過隱層逐層計算,得到網絡輸出后,與期望輸出相比較,將誤差值沿原來的連接通路反向傳播,逐次修正初始設定的的權值和閾值,迭代直到網絡誤差到精度要求或設定的學習次數為止。

圖1 BP神經網絡結構圖
將各個影響因素作為輸入樣本,定價作為輸出樣本,我們把已完成的任務的定價視為合理的定價方案,作為BP神經網絡的訓練樣本,剩余未完成的任務作為識別樣本重新定價。采用最大最小法對輸入輸出變量進行歸一化處理。利用MATLAB中的函數mapmin?max,對輸入輸出數據均采用歸一化處理。

表1 符號說明
本文采用的是MATLAB R2017a的BP神經網絡工具箱進行仿真試驗,網絡參數設置如下:

表2 參數設定
基于完成情況將任務分為兩類:已完成的任務,未完成的任務。將已完成的任務的定價視為合理的定價方案,即學習的對象,對已完成的任務樣本進行訓練后結果如圖2所示,圓圈代表真實定價,虛十字線代表預測定價,從各個任務定價的預測值和實際值的擬合程度看,預測值都比較符合實際值的變化趨勢,誤差較小,BP神經網絡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合理定價方案的學習。然后使用訓練好的網絡對剩余未完成的任務進行定價的預測,實現定價方案的優化。

圖2 仿真結果
通過與多元回歸法的對比,采用多元回歸分析時,R2=0.056,如圖3所示,采用BP神經網絡分析時,R2=0.878,如圖3所示。擬合優度值越接近1,說明擬合優度越高,很明顯BP神經網絡分析結果要優于多元回歸分析。
對于新的定價方案用Logistic回歸預測完成情況。新的定價方案每個任務的完成的概率為t,評價結果為P,完成為1,未完成為0,在已知數據中,任務的完成率為62%,于是取t=0.38為分界值,則t到p的映射關系為:

利用MATLAB編程求解,得到新的任務定價的完成情況,經計算發現,完成率提高到了88.7%,比起原始的62%的完成率有了大幅提高,說明經BP神經網絡的訓練后得到的定價方案加優良。
本文運用BP神經網絡分析眾包任務定價模型,通過對合理定價的學習,實現對定價的優化,簡化問題的處理過程,在測試數據中,使任務完成率提高了16.7%,同時減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并提高了用戶的收益率,實現雙贏,這種思路還可以在其他類似眾包平臺的設計上發揮作用,例如拼車軟件計費設計等,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模型。

圖3 多元回歸分析結果

圖4 BP神經網絡回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