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 046000)
現如今,我國建筑行業進入到繁榮發展時期,建筑數量不斷擴大的同時,因建筑工程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也越發突出,傳統的施工技術已經很難滿足人們和社會的要求。通過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改善了施工過程中所造成環境污染,節約了能源消耗,提高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研究分析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綠色施工技術的不斷成熟,已經被應用到高層建筑的各項施工工序當中。除了具有環保無污染的特點之外,采用綠色施工技術,施工企業還能夠在提升建筑施工質量的同時,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此外,綠色施工技術使得施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了環保無污染,資源二次回收利用,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大量人口的聚集,一方面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活力,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了城市的土地緊張和環境惡化。高層建筑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城市用地資源緊張的問題,但也給城市帶來了更加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通過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使得建筑工程和綠色施工技術有效的結合到一起,避免了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給周邊環境造成的破壞和污染,符合當前綠色節能環保的社會理念,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基礎生活環境。
在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可以實現建筑行業的節能、低碳化發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建筑領域的綠色節能化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和諧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噪音污染是當前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重要的環境污染之一。雖然現階段很多企業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控制噪音,但是噪音問題仍然較為嚴重。尤其是很多施工現場都沒有設置隔音設備以及噪音監測點,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很難注意到噪音超標的問題。此外,由于晝夜的噪音影響程度不同,在夜間由于周圍環境較為寂靜,施工的噪音也較為突出。在進行噪音污染管理過程中,應注意晝夜噪音的不同控制程度。
在進行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揚塵問題。在對揚塵處理過程中,需要結合施工所處的季節、當地的天氣情況等因素,采取綜合有效的措施對建筑施工內部以及周邊地區的揚塵污染處理,避免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往往需要對建筑所在區域的地下水進行抽取,以便于基坑的施工,但是此項才做會造成當地的地下水產生嚴重的流失。此外,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和廢料,一旦流入到地下水中,會對當地的地下水早場嚴重的污染,對周邊居民的日常飲用水帶來巨大的影響。
高層建筑相對施工工序較多,所使用的建筑耗材也較多,有些施工企業,為了加快施工進度,確保施工過程中給的施工質量和安全,忽略了對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控制,再加上一些施工人員存在技術操作不規范的情況,導致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能源消耗不僅較大而且浪費嚴重。
某高層框剪結構建筑工程,為某小區住宅建筑群,共有8棟住宅樓。其中地上21層,地下2層,建筑樓高65m,工程占地21331m2,建筑總面積為106507m2。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降低能源的消耗,節約工程項目成本,采用綠色施工技術進行項目建設。
在進行高層建筑基坑施工過程中,采用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不僅可以避免對地下水進行大量的抽取,產生嚴重的地下水資源浪費,而且還能有效的避免地下水涌入到基坑中,對建筑物的地下室產生影響。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截水措施(護坡樁和旋噴樁止水帷幕),在建筑物的基坑坑底和側壁形成止水帷幕。
為了降低施工現場產生的灰塵,對工地的采用霧炮降塵技術進行降塵處理,同時采用自動沖洗技術實現對進出施工現場的車輛降塵沖洗。
(1)霧炮降塵系統:該系統具有射程遠、穿透性能優良等特點,可以實現對施工現場的全面覆蓋,快速的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塵土進行抑制,相比較傳統的降塵所示,工作效率更高,節水效果也較好(如圖1)。
圖1 霧炮降塵系統的應用
(2)利用循環用水處理系統、沖洗系統以及自動控制系統組成的車輛自動沖洗系統,當紅外以及位置傳感器檢測到車輛經過時,可以自動的啟動沖洗系統,實現對車輛的沖洗降塵。所有沖洗所使用的水均來源于施工現場的廢水、排出的地下水以及雨水收集、沉淀、分離和處理而來。
本工程在施工現場安裝了一些智能監測儀表,并充分利用移動通訊設備和計算機處理軟件,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能源消耗、水資源消耗以及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揚塵、光照、設備的運行狀態等指標,進行了實施的監測、統計和分析,幫助相關管理者及時的掌握施工的實際情況,加強施工現場的綠色施工管理(如圖2)。
圖2 綠色施工在線監測框架圖
整個監測系統主要以傳感器為重要的監測數據來源,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實現了監測點數據的智能傳輸,達到了對施工過程中電、水、噪音、粉塵等影像綠色施工因素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并通過計算機軟件的強大數據分析處理功能,實現數據的初步量化評價和預警,提升了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減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推動了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垃圾一直以來都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為了有效的建設建筑垃圾產生的數量,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積極引入綠色施工技術和標準化的管理措施,從而降低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具體措施如下:
(1)對建筑施工現場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和堆放,在施工現場設置專業的垃圾存放處,對建筑垃圾實行就近處理,實施直接回收利用的處理措施。
(2)對于建筑工地產生的碎石類垃圾,在進行級配分離處理后,用作建筑工程的路基以及基坑回填。
(3)現場引入移動式快速加工機械,對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混凝土和磚瓦舊料,進行現場的分揀、粉碎和處理,轉換成再生骨料投入到建筑工程中二次利用。
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降低電能的消耗,利用太陽能技術實現了光伏發電照明和太陽能熱水利用技術。
利用太陽能電池組件,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滿足了施工現場的照明系統的電能需求。本工程施工所用的照明燈具的負載均為滯留負載,選用工作電壓為12V的LED照明燈。并且對建筑工程生活區安裝太陽能發電電池,使得小區的道路照明充分利用太陽能發電,提升了小區的科技含量,降低了小區公共區域能源的消耗。
本工程在進行樓地面施工過程中,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完畢后、初凝之前,采用激光自動找平、機械提漿的科學技術方法,均勻的在混凝土地面鋪撒了一層耐磨的混合料,并采用磨光機對其表面進行抹平和修飾。該種一次成型技術,相比較傳統的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藝,有效的避免的地面出現空鼓、開裂等質量問題,在提高了樓層的凈高度和地面的耐磨性的同時,還減少了找平的施工工序,節約了建筑耗材和成本。
綜上所述,隨著高層建筑的日漸增多,勢必對周邊的環境帶來一些污染問題。綠色施工技術的成熟和應用,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節約了能源的消耗,提升了施工企業的資本投入,保障了企業的經濟利益。因此,相關施工企業應當積極的研究綠色施工技術的要點,加強對人員的綠色環保意識的培訓,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