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先覺,許春華,江寶明,秦洪節
(重慶市豐都縣中醫院,重慶 408299)
四肢長骨干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事故和建筑事故的增多,四肢長骨干骨折的發生率逐年升高。目前,臨床上常采用鋼板螺釘內固定術治療該病。在對該病患者進行鋼板螺釘內固定術后,可對其進行相應的用藥治療,以促進其骨折端愈合。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用六味地黃丸對接受鋼板螺釘內固定術后的四肢長骨干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將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重慶市豐都縣中醫院收治的80例進行鋼板螺釘內固定術的四肢長骨干骨折患者納入本研究。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實用骨折診治指南》[1]中關于四肢長骨干骨折的診斷標準,且均經X線檢查或CT檢查得到確診。其中,排除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嚴重肝腎疾病的患者。將這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2例,女18例;其年齡為18~55歲,平均年齡為(35.68±3.24)歲;其中,有肱骨骨折患者14例,有尺橈骨骨折患者11例,有股骨骨折患者8例,有脛腓骨骨折患者7例;有裂縫骨折患者19例,有橫形骨折和斜形骨折患者11例,有粉碎性骨折患者10例;有因車禍導致骨折的患者22例,有因打架斗毆導致骨折的患者11例,有因其他原因導致骨折的患者7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9例;其年齡為18~56歲,平均年齡為(35.83±3.51)歲;其中,有肱骨骨折患者15例,有尺橈骨骨折患者10例,有股骨骨折患者9例,有脛腓骨骨折患者6例;有裂縫骨折患者18例,有橫形骨折和斜形骨折患者14例,有粉碎性骨折患者8例;有因車禍導致骨折的患者21例,有因打架斗毆導致骨折的患者13例,有因其他原因導致骨折的患者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鋼板螺釘內固定術,方法是: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在其骨折部位做一個切口(對于開放性骨折患者應在其傷口處做切口),切開其皮膚和皮下組織,充分暴露其骨折端。剝離其骨折端的部分骨膜(約剝離10 cm左右的骨膜),對其骨折端進行復位,恢復其四肢長骨的長度。選擇8~10孔的加壓鋼板對其骨折端進行固定,最后用螺釘將鋼板固定好。術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預防感染、抗凝、止痛及紅外線照射等治療。在此基礎上,加用六味地黃丸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六味地黃丸(生產廠家:浙江普洛康裕天然藥物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3020779)的用法是:從術后第3周開始使用此藥對患者進行治療,口服,8丸/次,3次/d,連續用藥2個月。
依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中的相關規定,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術后2個月內,患者的骨折端出現連續性骨痂,其骨折線對位良好,且其骨折端不存在沖擊痛和壓痛。有效:術后3個月內,患者的骨折端出現連續性骨痂,其骨折線對位良好,且其骨折端不存在沖擊痛和壓痛。無效:術后3個月,患者的骨折端未出現連續性骨痂,其骨折線對位不理想,或其骨折端存在沖擊痛和壓痛。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骨折端愈合的時間、術畢至首次負重的時間及在用藥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術后1個月及術后2個月,對兩組患者血清鈣、血清磷和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水平進行檢測,并比較檢測的結果。對患者進行血清鈣、血清磷和血清堿性磷酸酶檢測的方法是:抽取其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5 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轉速為3500 r/min,離心的時間為20 min),分離出血清。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標本中鈣、磷和堿性磷酸酶的水平。
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 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
觀察組患者術后骨折端愈合的時間和術畢至首次負重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骨折端愈合的時間和術畢至首次負重的時間(±s)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骨折端愈合的時間和術畢至首次負重的時間(±s)
組別 例數 術后骨折端愈合的時間(d)術畢至首次負重的時間(周)觀察組 40 82.83±8.67 11.1±2.6對照組 40 104.53±12.53 13.6±2.2 t值 4.6055 23.2119 P值 0.0000 0.0000
術后1個月及術后2個月,觀察組患者血清鈣、血清磷和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術后1個月和2個月兩組患者血清鈣、血清磷及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水平(±s)

表3 對比術后1個月和2個月兩組患者血清鈣、血清磷及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水平(±s)
組別 例數 術后1個月術后2個月血清鈣(mg/L) 血清磷(mg/L) 血清堿性磷酸酶(U/L) 血清鈣(mg/L) 血清磷(mg/L) 血清堿性磷酸酶(U/L)觀察組 40 87.81±1.24 31.56±2.41 1.53±0.34 98.54±5.22 42.47±3.14 1.85±0.44對照組 40 71.22±1.23 25.47±2.38 1.17±0.25 79.47±5.10 32.56±3.03 1.39±0.32 t值 15.8645 11.6058 8.9442 20.0866 14.5142 6.3245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在用藥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長骨主要位于人的四肢,呈長管狀,兩端為骨端,位于骨端之間的部分為骨干。四肢長骨干骨折是骨科的常見病。目前,臨床上常采用鋼板螺釘內固定術治療四肢長骨干骨折。在該病患者接受手術后,應對其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以促進其骨折端愈合。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腎精虧虛可導致骨代謝紊亂,不利于骨折愈合。六味地黃丸是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材組成的中成藥。熟地黃具有填精益髓、滋陰補腎之功效,山茱萸具有益腎固精之功效,山藥具有滋養強壯之功效,澤瀉、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丹皮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諸藥合用,可共奏滋陰補腎之功。另外,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六味地黃丸可促進磷、鈣在骨骼中沉積,增加骨骼中礦物質的含量,且能促進骨痂中轉化生長因子-β1基因的表達,從而可促進患者骨折端的愈合[3]。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為接受鋼板螺釘內固定術后的四肢長骨干骨折患者應用六味地黃丸進行治療,能顯著縮短其骨折端愈合的時間,改善其血清鈣、血清磷和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水平,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