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剛
(達州市渠縣嘉禾鄉衛生院內科,四川 達州 635238)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胃部或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減退等,其病情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可發生消化道穿孔或出血等并發癥,甚至可發生生命危險[1]。研究發現,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的保護因子減弱、發生幽門螺桿菌(HP)感染等均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在臨床上被廣泛用于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此藥可抑制胃壁細胞中H+- K+- ATP 酶的活性,減少胃酸的分泌,保護消化道黏膜。將奧美拉唑與阿莫西林、甲硝唑聯合起來使用,可有效地清除HP感染性消化性潰瘍患者消化道中的HP[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應用阿莫西林、奧美拉唑聯合甲硝唑治療HP感染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達州市渠縣嘉禾鄉衛生院內科接受治療的90例HP感染性消化性潰瘍患者。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惡心、嘔吐、胃及十二指腸中存在潰瘍性病灶等臨床癥狀及體征。將這些HP感染性消化性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n=45)和對照組(n=45)。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其年齡為22~65歲,平均年齡為(38.3±4.4)歲;其病程為0.5~4年;其中有十二指腸潰瘍患者14例,胃潰瘍患者22例,復合型潰瘍患者9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年齡為21~67歲,平均年齡為(37.8±6.1)歲;其病程為0.6~4年;其中有十二指腸潰瘍患者11例,胃潰瘍患者19例,復合型潰瘍患者1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患者的意識清醒。2)患者能夠主動配合本次研究。3)患者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4)患者未發生嚴重的消化性潰瘍。
1.3.1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方案 為對照組患者應用西咪替丁聯合硫糖鋁進行治療。西咪替丁(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用法是:口服,0.4 g/次,2次/d。硫糖鋁(上海華源長富藥業集團旌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用法是:4 g/次,4次/d。為患者連續治療7 d。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期間囑其忌食辛辣、生冷等對消化道有刺激性的食物。
1.3.2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方案 為試驗組患者應用阿莫西林、奧美拉唑與甲硝唑進行治療。奧美拉唑(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用法是:口服,40 mg/次,每天早晨服一次。阿莫西林(海南三葉美好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用法是:口服,1.2 g/次,2次/d。甲硝唑(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用法是:口服,0.8 g/次,2次/d。為患者連續治療7 d。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期間囑其忌食辛辣、生冷等對消化道有刺激性的食物。
痊愈:經治療,患者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其受損的胃黏膜恢復正常。顯效:經治療,患者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明顯減輕,其受損的胃黏膜得到明顯的改善。有效:經治療,患者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其受損的胃黏膜得到一定的改善。無效:經治療,患者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無緩解,其受損的胃黏膜未得到改善。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齡、平均病程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患者病情的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無效率及治療的總有效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8.89%,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4.4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近年來,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4]。臨床實踐證實,此病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作、不易治愈等特點[5]。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抗菌藥物、抑酸劑及黏膜保護劑等藥物治療消化性潰瘍[6]。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方面具有理想的效果,而且副作用較少,不易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聯用此藥與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療HP感染所致消化性潰瘍,往往能根除患者消化道內的HP[7]。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聯用阿莫西林、奧美拉唑與甲硝唑治療HP感染性消化性潰瘍可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