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臻
(菏澤市中醫醫院新生兒科,山東 菏澤 274000)
新生兒透明膜病又叫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早產兒的一種常見病。此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患兒的肺泡Ⅱ型上皮細胞還沒有發育完全,其肺表面活性物質的生成量及釋放量不能滿足其機體的需求,使其肺的順應性降低、功能殘氣量明顯減少所致。新生兒透明膜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1-2]。及時對此病患兒進行有效的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主要探討聯用固爾蘇和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療法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間菏澤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0例新生兒透明膜病患兒。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其家長對本次研究的內容知情;2)其出現不同程度的呻吟、發紺、呼吸急促等癥狀。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其對本次研究使用的藥物過敏;2)其患有先天性疾病。將這些患兒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在對照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兒18例;其胎齡為25~34周,平均胎齡為(29.50±1.22)周。在研究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4例,女性患兒16例;其胎齡為25~35周,其平均胎齡為(30.00±1.25)周。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兒出生后,均對其進行營養支持、抗感染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兒使用頭罩進行吸氧治療。氧流量為4~6 L/min。同時,在患兒的氣管內滴入100 mg/kg的固爾蘇,以促進其肺部的發育。為研究組患兒聯用固爾蘇和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療法進行治療。在進行治療前,對患兒的橈動脈進行穿刺,采集其動脈血標本。將采集到的血液標本送至檢驗科進行血氣分析。選擇與患兒鼻部大小合適的鼻塞,將鼻塞固定在其口鼻部,保證其鼻孔與鼻塞緊密地貼合在一起,不會出現漏氣的情況。將氧流量設置為6~8 L/min,將呼吸末壓設置為3~5 cmH2O,將吸入的氧濃度設置為30%~60%。然后對患兒進行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為患兒取仰臥位,將其氣道內的分泌物吸干凈,經氣管插管為其注射事先放到培養箱加熱10~15 min的固爾蘇。給藥后,對患兒進行復蘇囊加壓通氣,進行復蘇囊加壓通氣的時間為1~2 min。然后對患兒進行空氧混合型呼吸支持。患兒在用藥后的6 h內若出現氣道阻塞的情況,應及時為其叩背、吸痰。
1)觀察、記錄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后其各項血氣分析指標的水平。2)本次研究的療效判定標準[3-4]是:(1)顯效。接受治療后,患兒的生命體征穩定,其臨床癥狀、體征及進行血氣分析的結果基本恢復正常,其沒有出現肺氣腫、肺出血等并發癥。(2)有效。接受治療后,患兒的生命體征較為穩定,其臨床癥狀、體征及進行血氣分析的結果均有所改善,其出現輕微的并發癥。(3)無效。接受治療后,患兒的生命體征、臨床癥狀、臨床體征及進行血氣分析的結果均無改善,其出現較為嚴重的并發癥。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接受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兒(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接受治療效果的比較
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液的pH值、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療后,研究組患兒血液的pH值、血氧分壓均高于對照組患兒(P<0.05)。研究組患兒的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后其各項血氣分析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后其各項血氣分析指標的比較(±s)
PH值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mmHg) 血氧分壓(mmHg)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7.04±0.51 7.09±0.53 56.47±2.58 54.98±2.24 50.28±1.44 65.12±3.25研究組 40 6.92±0.48 7.79±0.57 57.24±2.61 44.67±1.72 51.22±1.48 82.65±4.15 t值 0.766 4.022 0.938 16.326 2.035 14.87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多發生于早產兒。此病通常是在早產兒出生后的48 h之內發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早產兒的肺部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其肺泡表面的張力較高,其肺泡的半徑較小,可因發生肺泡萎縮而導致呼吸困難、呻吟、紫紺等癥狀[5-6]。
在本次研究中,聯用固爾蘇和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療法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患兒進行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固爾蘇中含有天然的肺表面活性物質[7]。近年來,此藥在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研究發現,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患兒進行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其肺部的換氣與通氣功能,使其肺泡維持在正壓的狀態,防止其肺泡出現塌陷、彌散面積增大的情況,可有效地降低其肺泡-動脈氧分壓差與肺內的分流量,從而提高其動脈血氧分壓,減少其肺部能量的消耗,以防其出現呼吸肌疲勞癥。另外,對此病患兒進行呼吸道持續正壓通氣治療,可有效地避免其呼吸道出現塌陷的情況,從而可提高其肺部呼吸運動的驅動能力[8]。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療法屬于非侵入性操作,具有無創的特點,可保證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患兒氣道的完整性,降低其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聯用固爾蘇和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療法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