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瑩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安徽 合肥 230000)
住院患者常會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抗生素在預防及治療感染性疾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臨床上抗生素的濫用現象較為嚴重,使致病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強,不利于對感染性疾病進行有效的防治[1]。為了促進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現對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部抗生素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部藥房收到的360張抗生素處方。在這些處方中,有婦產科用藥處方50張,有骨科用藥處方75張,有泌尿外科用藥處方105張,有消化內科用藥處方66張,有兒科用藥處方64張。
以我國衛計委最新頒布的《藥品管理辦法》、《處方管理辦法》、《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作為依據,對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該院住院藥房收到的360張抗生素處方中抗生素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其中包含處方中使用抗生素的類型、劑量、藥物的種類等。
調查的結果顯示,在這360張處方中,抗生素使用合理的處方有350張,所占的比例為97.22%;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處方有10張,所占的比例為2.78%。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10張處方中,抗生素種類更換依據不全的處方有1張,所占的比例為10.00%;無指征用藥的處方有1張,所占的比例為10.00%;抗生素使用劑量不合理的處方有2張,所占的比例為20.00%;聯合用藥不合理的處方有2張,所占的比例為20.00%;溶媒使用不合理的處方有4張,所占的比例為40.00%。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10張處方中,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處方有1張,所占的比例為10.00%;使用四環素類抗生素的處方有1張,所占的比例為10.00%;使用林可酰胺類抗生素的處方有1張,所占的比例為10.00%;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的處方有3張,所占的比例為30.00%;使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處方有4張,所占的比例為40.00%。詳情見表1、表2。

表1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處方的類型

表2 不合理處方中使用抗生素的類型
抗生素是各級醫院的常用藥物。該類藥物在防止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抗生素濫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導致致病菌的耐藥性逐漸增加。引起抗生素濫用的主要原因是:1)有的醫生缺少職業素養,為了達到規避自身責任及獲取個人利益的目的,會在處方中為患者不合理地開具抗生素。有的醫生缺少相關的藥學知識,在聯合用藥、無指征用藥時容易做出不正確的判斷,從而為患者開具不合理的抗生素處方。2)醫院缺乏完善的抗生素臨床應用管理制度,未全面落實對致病菌進行耐藥性監測,無法為臨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論依據。3)有的患者缺乏足夠的醫學知識,在就診后容易產生不良情緒,主動要求醫生給自己開具抗生素[2]。
在本次研究中,360張抗生素處方中不合理用藥處方的類型主要是:1)溶媒選擇不合理。例如,有的處方中使用的抗生素是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青霉素,為其選擇的溶媒是濃度為5%的葡萄糖。將濃度為5%的葡萄糖作為溶媒可使應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青霉素進行治療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具體的原因是: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青霉素的最佳水溶PH值為6.0~6.8,葡萄糖的PH值則為3.2~5.5。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青霉素溶到濃度為5%的葡萄糖中,可降低這兩種藥物的穩定性,使其β-內酰胺環被破壞,進而失去抗菌的活性。因此,在為患者開具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青霉素時應選擇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作為溶媒。2)聯合用藥不合理。例如,有的處方中為患者同時開具克拉霉素和紅霉素。研究發現,為患者聯用克拉霉素和紅霉素進行治療,并不能增加這兩種藥物的藥性。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克拉霉素和紅霉素的作用位置均在致病菌的核蛋白體50-S亞基。將這兩種藥物聯用對患者進行治療后,這兩種藥物可競爭性地與致病菌的核蛋白體50-S亞基相結合,從而降低這兩種藥物的抗菌效果。3)給藥劑量不合理。與其他藥物相同,抗生素也有著既定的用量范圍。在有的處方中,為急性尿道炎患者使用克林霉素進行治療,該藥的每日用量僅為0.6 g,且使用時間僅為1 d。這種劑量顯然是不足的,會導致患者治療失敗。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不合理的抗生素處方中,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所占的比例最大(占40.00%),其次為青霉素類抗生素(占30.00%)。目前,本院對抗生素的臨床應用實施了分級管理。對美羅培南、比阿培南和替加環素等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臨床應用進行了較為嚴格的管理。對萬古霉素、舒普深、利奈唑胺、卡泊芬凈等抗生素也進行了特殊的管理。醫生在為患者開具上述抗生素的處方時需經過科主任的同意及會診專家的簽字,且上述藥物不得作為預防性用藥。因此,這些抗生素類藥物沒有出現濫用的情況。但對于臨床上常用的頭孢他啶、頭孢替安等抗生素的臨床應用則出現了不合理使用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醫院應加強對抗生素處方進行審核及管理。藥劑師在收到抗生素處方后,應對處方中用藥的適宜性進行審核。如果對處方中抗生素的使用情況存在質疑,應及時與開具處方的醫生進行溝通。問題處理后再為患者發藥。此外,醫院應對臨床醫生進行培訓,使其熟練掌握臨床上常用抗生素的相關知識,提高其對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要性的認識,使其能夠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為患者開具抗生素處方。同時,將抗生素的使用責任落實到個人。對于為了達到個人利益、不負責任地開具不合理處方的醫務人員應予以嚴厲批評,同時對其進行思想教育,視情節輕重給予其不同的處分。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該醫院住院部開具的處方中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情況。醫院應加大監管力度,提高處方的質量,進而確保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