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楣
(重慶市第十三人民醫院,重慶 400053)
組織病理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診斷方法,其應用的范圍較廣。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又被稱為免疫細胞化學技術,是指用標記后的通用性抗原或抗體,在組織細胞的原位通過抗原或抗體的免疫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的抗原或抗體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免疫學檢測方法。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是制作病理組織切片中常用的技術。在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制作病理組織切片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病理組織切片的整體制片效果,從而影響后期的病理檢驗結果。為了進一步提高制作病理組織切片的有效率,筆者對30片乳腺組織標本及30片肝組織標本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質量控制管理下制作病理組織切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30片乳腺組織標本和30片肝組織標本。這60片組織標本均來自于重慶市第十三人民醫院的手術室或病理活檢室。將這60片組織標本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有30片組織標本。兩組組織標本的狀態相比,P>0.05,可進行對比。
本次研究使用的試劑為甲醛、蘇木精、二甲苯、無水乙醇、硫酸鋁、碘酸鈉、石蠟及相關的免疫組化試劑。本次研究使用的儀器有徠卡RM2235輪轉式組織切片機、全自動組織脫水機、包埋機及生物組織攤烤片機等,使用的干燥箱是由天津市泰斯特儀器生產的202-1AB型恒溫干燥箱,使用的圖像分析儀是由日本進口的OLYMPUS BX41+Image pro plus圖像分析儀。本次研究制作病理組織切片的標準面積為1.5 cm×1.5 cm。為參照組組織標本使用傳統方法制作病理組織切片。具體的方法是:1)對組織標本進行固定。在組織標本離體后的30 min內,將其放入固定液中或進行低溫保存。然后,將組織標本放入濃度為10%的中性緩沖甲醛溶液中進行8~24 h的固定處理,固定液量為組織塊體積的4~10倍。2)對固定后的組織標本進行抗原修復。使用熱修復法對固定后的組織標本進行抗原修復,通過熱效應引導抗原。進行抗原修復的溫度應≥100℃,進行抗原修復的時間為3~15 min,修復液的pH值為7.5~8.5。3)嚴格按照操作步驟對修復后的組織標本進行切片。具體要求是:⑴脫蠟要充足。⑵增加試劑時要均勻、足量,試劑的面積要比切片組織的界限寬出0.05~0.35 cm,以防止發生邊緣效應。⑶合理地控制組織標本在浸液時的溫度及烘烤切片時的溫度。為研究組組織標本在免疫組化病理技術質量控制管理下制作病理組織切片。具體的方法是:1)在室溫下對組織標本進行常規的脫蠟切片后,將其放入濃度為3%的雙氧水中浸泡20 min,用PBS(磷酸鹽緩沖液)沖洗切片3次,5 min/次,持續15 min。2)將700 ml pH值為6.0的檸檬酸緩沖液融入1000 ml的燒杯中,將溶液加熱至沸騰后放入標記有CK19抗體、Ki-67抗體、HBcAg抗體、HBsAg抗體的切片,再加熱15 min,然后在每一個切片上滴加一抗后,將其放在40℃的冰箱內過夜孵育。3)用pH值為7.4的PBS沖洗切片3次,5 min/次,持續沖洗15 min。4)在室溫下,在每個切片上滴加二抗孵育15 min,再用pH值為7.4的PBS沖洗切片3次,5 min/次,持續15 min。5)將切片放入DAB(顯色劑)中顯色5~10 min,再使用蘇木精對切片進行襯染、水洗,最后用脫水透明中型樹膠對切片進行封固處理。
在顯微鏡下觀察兩組病理組織切片的質量。將病理組織切片分為優質片、良質片和差質片三個等級。1)優質片:編號清晰,薄厚適宜,色彩鮮亮,對比明確,易于觀察。2)良質片:編號清晰,有較少的褶皺,無污染及活氣泡,色彩較為鮮亮,比較容易觀察[1]。3)差質片:編號不清晰,有較多的褶皺或氣泡,顏色不清晰,對比不明顯,不易于觀察。有效制片率=(優質片數+良制片數)/總片數×100%。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參照組病理組織切片相比,研究組病理組織切片的有效制片率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組織標本有效制片率的比較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是進行病理學檢查的常用技術[2]。嚴格控制病理組織切片的制作質量,是提高臨床病理學檢查準確性的關鍵。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參照組病理組織切片相比,研究組病理組織切片的有效制片率更高。這說明,在制作病理組織切片的過程中實施免疫組化病理技術質量控制管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提高病理組織切片的有效制片率,為進行病理檢驗的可效性和準確性提供保證。筆者對本次研究的結果總結如下:1)取材是制作病理組織切片的基礎。在取材時常見的問題有:⑴選擇病變組織的體積不當(如病變組織變形、壞死等)[3]。⑵對病變組織的位置記錄或描述不當。因此,在取材時應注意以下事項:⑴在選擇病變組織標本時,要科學地確定取材的體積。⑵在取材后,要及時處理組織標本。⑶在記錄時,要清晰地描述組織標本的具體情況。⑷在取材時,要避免污染組織標本。2)新鮮的組織標本僅在適當固定的前提下,能夠保持其原有的細胞固有形態。但是,由于細胞中含有多種水解酶,在細胞缺氧時,水解酶會分解、破壞組織細胞中的蛋白質,使組織發生自溶的現象[4]。因此,在制作病理組織切片時需注意以下事項:⑴在切下組織標本后,需快速地將離體的組織放入固定液中,以便對標本進行全面的固定。⑵在對組織標本進行脫水、浸蠟,包埋及切片的過程中,需按照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試劑,以增強對組織標本進行處理的效果,確保病理組織制片的質量。3)在進行免疫組化染色的過程中,需注意染色的工作路徑,以保證病理組織切片的染色效果,避免出現無色片或假陽性片等情況[5]。因此,在制作病理組織切片時需注意以下事項:⑴在進行抗原高壓修復的過程中,需選擇良好的染色劑,以保證染色的效果和著色的質量,從而提升病理組織切片的著色能力。⑵在進行免疫組化抗原陰性與陽性對比試驗期間,需要注意對病理組織切片進行染色的時間。⑶在進行染色的過程中,需嚴格按照規范性流程進行操作,避免污染病理組織切片,以保證病理組織切片的制片質量。
綜上所述,在制作病理組織切片的過程中實施免疫組化病理技術質量控制管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提高病理組織切片的有效制片率,為臨床病理檢驗的準確度達標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