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冠解
(廣西桂平市人民醫院,廣西 桂平 537200)
慢性腎功能不全即慢性腎衰竭,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患者的腎實質出現慢性進行性損害,致使其腎臟明顯萎縮,不能維持基本的功能,進而導致其出現代謝產物潴留、水電解質紊亂等臨床表現的一種綜合征。該病可分為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腎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癥晚期。準確地掌握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分期,有助于為其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高其治療的效果[1]。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進行Hcy與Cr聯合檢測對診斷其病情分期的價值。
將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廣西桂平市人民醫院收治的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與同期在該醫院進行體檢的45例健康人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在這45例健康人中,有男性30例,女性15例;其年齡為46~71歲,平均年齡為(58.18±6.47)歲。在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中,有男性31例,女性14例;其年齡為44~72歲,平均年齡為(58.64±6.63)歲;其中,有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患者8例,有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患者10例,有腎功能衰竭期患者12例,有尿毒癥晚期患者15例。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與45例健康人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與45例健康人一般資料的比較
對這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與45例健康人均進行Hcy與Cr聯合檢測,方法是:采集研究對象清晨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3 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用OLYMPUS AU64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標本中Hcy與Cr的水平。
觀察并比較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與45例健康人Hcy、Cr的水平。觀察并比較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病情分期不同患者Hcy、Cr的水平。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Hcy的平均水平為(30.47±11.81)μmol/L,Cr的平均水平為(354.49±59.67)μmol/L。45例健康人Hcy的平均水平為(8.49±3.96)μmol/L,Cr的平均水平為(69.63±14.26)μmol/L。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Hcy和Cr的水平均高于45例健康人(P<0.05)。
尿毒癥晚期患者Hcy和Cr的水平均高于腎功能衰竭期患者、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患者與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患者(P<0.05)。腎功能衰竭期患者Hcy和Cr的水平均高于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患者與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患者(P<0.05)。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患者Hcy和Cr的水平均高于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病情分期不同的患者Hcy、Cr水平的比較(μmol/L,±s)

表1 4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病情分期不同的患者Hcy、Cr水平的比較(μmol/L,±s)
注:*與腎功能衰竭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及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患者相比,P<0.05;#與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及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患者相比,P<0.05;&與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患者相比,P<0.05。
病情分期 例數 Hcy Cr尿毒癥晚期 15 48.58±16.96* 569.73±80.64*腎功能衰竭期 12 25.86±12.52# 305.41±76.37#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10 20.36±10.59& 141.92±34.56&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8 15.74±5.63 104.94±25.67
慢性腎功能不全是腎內科的常見病。根據該病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可將該病分為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腎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癥晚期。對該病患者的病情分期進行準確地診斷,有助于為其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Hcy是人體內含硫氨基酸的一個重要代謝產物。閆偉等[2-4]認為,人體內的氨基酸在向甲基轉換時可產生Hcy。蘇艷紅等[5-6]指出,人體內Hcy的代謝途徑有兩種,一是在蛋氨酸和甲基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新的蛋氨酸,二是在絲氨酸與β-胱硫醚酶合酶的作用下形成胱硫醚。在這兩次轉換的過程中,維生素B12均發揮出重要的輔助作用。楊禎玲等[7]指出,Hcy能夠加快人體內血小板聚集的速度,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臨床研究表明,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體內Hcy的水平可明顯升高,且其病情的嚴重程度與Hcy的水平呈正相關[8-10]。Cr是一種小分子物質,可經腎小球過濾,很少被腎小管吸收。人體每天產生的Cr幾乎全部隨尿液排出。臨床上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進行Cr檢測,是了解其腎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隨著病情的發展,其Hcy與Cr的水平可逐漸升高。臨床上對該病患者進行Hcy與Cr聯合檢測,可較為準確地判斷其病情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