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莉
(酒鋼醫(yī)院檢驗科,甘肅 嘉峪關 735100)
感染性疾病在兒科的發(fā)病率較高。過去,臨床上常采用WBC與中性粒細胞計數聯合檢測的方法鑒別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與病毒感染性疾病。但上述兩項指標易受多種因素(如藥物因素、發(fā)熱因素等)的影響而出現假陽性的情況。CRP是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發(fā)生組織損傷時由肝細胞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CRP與WBC聯合檢測在鑒別診斷兒科細菌感染性疾病與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應用價值。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酒鋼醫(yī)院收治的46例細菌感染性疾病患兒、3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兒與同期在該醫(yī)院進行體檢的30例健康兒童。這46例細菌感染性疾病患兒與3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兒的病情均經臨床檢查得到確診。將46例細菌感染性疾病患兒設為觀察組,將3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兒設為對照組。在觀察組患兒中,有男25例,女21例,其年齡為6個月~11歲,平均年齡為(4.96±1.25)歲。在對照1組患兒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年齡為8個月~10歲,平均年齡為(4.73±1.31)歲。在對照2組兒童中,有男18例,女12例,其年齡為10個月~10歲,平均年齡為(4.86±1.29)歲。三組兒童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三組兒童均進行CRP與WBC聯合檢測。對其進行CRP檢測的方法是:抽取兒童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的靜脈血2 ml,將血液標本置于含有抗凝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鉀)的試管中。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用日本生產的7600生化檢測儀與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標本中CRP的水平。對兒童進行WBC檢測的方法是:抽取其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的靜脈血2.5 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及其配套的試劑測定血清標本中WBC的水平[1]。
觀察并比較三組兒童CRP及WBC的水平。觀察并比較三組兒童CRP及WBC的陽性檢出率。CRP超過10 mg/L,即表示其呈陽性。WBC超過12×109/L,即表示其呈陽性。
用SPSS22.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CRP和WBC的水平均高于對照1組患兒與對照2組兒童(P<0.05)。對照1組患兒CRP和WBC的水平均高于對照2組兒童(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兒童CRP及WBC水平的比較(±s)

表1 三組兒童CRP及WBC水平的比較(±s)
注:*與對照1組、對照2組相比,P<0.05;#與對照2組相比,P<0.05。
組別觀察對照1組 30 15.03±6.24# 8.17±1.48#對照2組 30 1.08±0.27 6.39±1.26
觀察組患兒CRP的陽性檢出率為93.48%(43/46),對照1組患兒CRP的陽性檢出率為40.00%(12/30),對照2組兒童CRP的陽性檢出率為3.33%(1/30)。觀察組患兒WBC的陽性檢出率為84.78%(39/46),對照1組患兒WBC的陽性檢出率為33.33%(10/30),對照2組兒童WBC的陽性檢出率為6.67%(2/30)。觀察組患兒CRP和WBC的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對照1組患兒與對照2組兒童(P<0.05)。對照1組患兒CRP和WBC的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對照2組兒童(P<0.05)。
兒童的衛(wèi)生意識薄弱,且其免疫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因此其罹患感染性疾病的幾率較高。兒童在罹患感染性疾病后,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容易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從而可影響其生長發(fā)育[2]。對感染性疾病(細菌感染性疾病與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兒的病情進行準確的鑒別診斷,有助于為其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控制其病情的發(fā)展。過去,臨床上常采用WBC與中性粒細胞計數聯合檢測的方法鑒別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與病毒感染性疾病,但診斷的準確率不高[3]。CRP是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發(fā)生組織損傷時由肝細胞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主要受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等炎性因子的調節(jié)[4]。正常情況下,CRP在人體中的含量較低。但當人體發(fā)生細菌感染時,肝臟在炎性因子的作用下就會產生大量的CRP,從而導致血液中CRP的水平急劇升高。若人體發(fā)生病毒感染,CRP的水平也會有所升高,但升高的幅度較小,遠低于細菌感染患者體內CRP的水平[5]。因此,臨床上可將CRP水平的大幅度升高作為鑒別診斷兒科細菌感染性疾病與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標。另外,進行CRP檢測所需的血液量較少,比較適合兒童檢測。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細菌感染性疾病與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兒進行CRP與WBC聯合檢測,可對其病情進行較為準確的鑒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