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文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委會主席容克近日發表意向性聯合聲明,被一些自媒體炒作到了天上。有的認為美歐日零關稅大市場呼之欲出,WTO將被邊緣化,甚至成為“廢紙一張”。這完全是江湖炒作,沒有事實和科學根據。
首先,眼下美歐聲稱要談自貿協定只是一種機會主義的愿景,旨在穩住美歐貿易關系。如果啟動并最終達成協議,需要經過數年艱苦的談判。目前看來這一前景相當渺茫。根據是:第一,容克僅是歐盟28國(英國尚未辦完脫歐手續)的管家,不是老板。歐盟是以一致通過為議事規則,只要有一個國家反對就可能泡湯。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表示反對。第二,即便啟動,也只是2013年美歐談判的跨大西洋伙伴關系(TTIP)的簡裝版。盡管美歐領導人為推動TTIP不遺余力,仍因分歧太大,無疾而終。特朗普當美國總統,困難就更大了。第三,特朗普要的是立竿見影的“政績”和選票,那些費功夫的事,他未必有興趣。他把新聞造出來了,支持率上去了,剩下的就不重要了。
其次,美歐日相互貿易只覆蓋世界貿易一小部分,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都不大。據美國官方統計,2018年1-5月,美國商品進出口總計17057.94億美元。按區域分,最大貿易伙伴是亞太,5304.30億美元,占總額31.1%;其次是北美(加墨),5062.57億美元,占總額29.7%。與歐盟貿易額僅3315.51億美元,占19.4%。
在亞太各貿易伙伴中,美日貿易只有882.06億美元,占5.2%。歐盟的主要貿易伙伴也不是美國,而是區內貿易。2017年歐盟出口總額中,區內貿易占64%。美國只占歐盟外貿16.9%,僅略高于中國(15.3%)。日本只占3.5%,排在瑞士、俄羅斯、土耳其之后,居第6位;不及中國1/4。日本的最大貿易伙伴則既非美國,亦非歐盟,而是中國。2017年美歐、美日、歐日貿易額之和約10670億美元。尚不及中國與RCEP伙伴的貿易額(13331.92億美元)。
再次,美歐日沒有覆蓋全球供應鏈的全部。為什么美歐日之間的貿易額并不大?一個基本原因是,它們都占據商品生產高端,屬于水平分工和水平競爭,缺乏原材料和中間品的生產,也缺少組裝。這部分多在新興和發展中國家進行。因此他們需要與后者進行大量貿易。美歐日加與新興發展中國家一起,才能構成全球供應鏈。這也是為何美日和新興與發展中國家貿易額,往往大于它們之間的雙邊貿易額的緣故。
因此,即便美歐、美日歷經數年終于達成某種程度的自貿協定,加上歐日自貿協定,也只是美歐、美日和歐日三個跨區域或雙邊協定,或世界數百個區域及雙邊貿易協定中的三個,遠遠不是世界貿易安排的全部。它們要制定規則,也只是局部規則,或多邊貿易規則的補充。相反,它們已經并將必須繼續和大批新興與發展中國家簽署自貿安排。因此,規范全球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的只能是多邊貿易機制,多邊貿易機制只能是以目前已有164個經濟體的世貿組織為中心。世貿組織當然需要與時俱進,需要改革,但無法被取代。任何夸大美歐日貿易安排和否定世貿組織的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p>
(作者是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中國WTO研究會常務理事)
環球時報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