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耒陽市農機局 謝廷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也是農機化工作的總目標總任務。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應用關聯著農業生產手段的改進、生產方式的變革、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態環境改善、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素質整體提升等多個方面,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手段,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業機械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三農”資金的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逐年增加,依托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動,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熱情高漲,農機數量每年成倍增加,大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環節農業機械迅速增長,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促進了農業機械化提速提質發展,為促進土地流轉,逐步消滅耕地拋荒,確保保持糧食產量大縣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到2017年底,全市農機總動力達91.3萬kW,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到66家,其中獲省財政扶持的現代農機合作社23家,農機從業人員2萬余人。農村中農業機械的大量增加,農機裝備結構的進一步優化,農機作業領域不斷拓寬,農機化綜合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全市實施水稻機插秧面積39.6萬畝(1畝=667m2,下同),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4.3%;油菜機械化收獲16.9萬畝、機械化直播12.7萬畝,油菜機械化生產達51.7%。秸桿還田和稻草打捆技術實現零的突破。農業機械還完成稻谷、油茶、飼料等農副產品加工量123.9萬噸,完成城鄉商品物質運輸15533萬噸公里。農機化經營收入25383萬元,獲利潤10830萬元。農業機械承擔了85%的農業生產勞動量和90%的農業運輸量,農業機械已成為全市農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為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減負增收、農村繁榮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切實貫徹好習總書記新時代“三農”思想,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起“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的強烈意識,采取有力措施推動機械化對農業生產各領域各環節全覆蓋。重點推廣先進、實用、高效、環保等新機具、新技術,按照省農機局要求,積極開展農機“三減量”行動,不斷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農機“三減量”即飛防減藥——農用無人植保飛機開展對農作物特別是水稻的植保作業,減少農藥的施放量,據田間測算,一架無人機可管1200~2000畝。每畝理論節約50%的農藥使用量。深施減肥——使用化肥深施機加掛在高速插秧機上,對耕地田土進行深度施肥,減少化肥使用量,實行機插秧施肥同步進行,可減少化肥施用量30%以上。轉化減污——使用生物質制肥機將畜禽糞便加上稻草等農業廢棄物裝罐,加入發酵菌,4個小時轉化為有機肥料。一臺生物質制肥機每天可處理畜禽糞便6噸、秸稈4噸,減少養殖業污染源排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就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既直觀反映農村文明程度,也是美麗鄉村的外在表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將環境治理落實到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讓廣大農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而目前農村環境治理特別是農藥、化肥、養殖糞污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而且這項任務必須在農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去完成,不可能全部“停產整治”,也不可能大面積“刮骨療毒”,需要的是“生產方式改變一點點,生態環境一點點改變”。實施以“飛防減藥、深施減肥、轉化減污”為主要內容的農機“三減量行動”,是對農村中農藥、化肥、養殖糞污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一條有效途征。3月份,市農機局組織局領導、大市鎮分管農業領導和新市鎮綠聯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到湘潭市俏仙女農機合作社、長沙碧野科技秸桿制肥機生產企業,對利用秸桿制造生物肥料和秸桿制有機肥技術裝備工藝進行實地考察和了解,認為生物制肥機效果良好。4月份,在小水鎮四都村四都農機合作社開展了飛防減藥、深施減肥、北斗精測現場演示,市政府、鄉鎮、農機、農業等部門領導和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農機(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及周邊群眾200余人實地觀看。效果十分明顯,一些農機合作社、種糧戶紛紛要求購買,深受歡迎。北斗精測是由湖南湘數提供的智慧農機信息檢測終端機,功能可進行北斗衛星定位耕深數據采集,作業面積計算,作業計算面積誤差率小于0.7%?;噬钍┦侵刑忑堉厶峁┑呐c插秧機配套使用的機械化化肥深施機。這些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有利于農民朋友、農機合作社精細管理,足不出戶就能知道田間機械作業進度。同時也為農機、財政部門規范實施農機作業補貼提供了科學準確的法定依據,為抓實飛防減藥、精施減肥、轉化減污為主要內容的農機“三減量”行動,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精細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大力推廣“三減量”農機具,是全市農民群眾的迫切需要,也為鄉村環境治理和凈化、建設生態農業提供可靠的載體。抓實這項工作需要政府加強主導,一要將農機“三減量”行動上升為政府行為,充分運用農機補貼政策,積極跟進。二要以建設現代農機合作社為抓手,積極引導和支持扶持農機骨干、農機大戶購置和運用“三減量”農機具開展作業服務。三要強化新型適用農機具及相關農機化技術培訓教育,讓各種先進適用農機具迅速為廣大農機手所掌握,并通過他們的作業示范推廣開去,高速轉化為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器。四要加強地方財政扶持力度。加大對新型無人植保飛機、化肥同步深施機、生物質制肥機三種機械的地方財政扶持力度,在國補或省補的基礎上對新型無人植保飛機、化肥同步深施機按國補或省補的50%以上進行地方財政累加補貼,對生物質制肥機按國補或省補的100%進行地方財政累加補貼。同時,對采取減肥、減藥的農機作業地方財政實施作業補貼,形成以效促用的動力,確保農機“三減量”行動在全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達到飛防減藥安全高效可提高農藥利用率;精施減肥用量減半可使產量不減反升;轉化減污創新手段,還能取得變廢為寶的滿意效果,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山清水秀美麗社會主義新農村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