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業“現代”起來的歐美經驗
西班牙這個熱情似火的國家享有“歐洲果蔬園”的美譽。農地面積占其國土面積的13.8%,農業總產值約占GDP的2.5%,全國60%以上的果蔬用于出口。
世界上最早將農業種植與旅游業結合,發展鄉村旅游的就是西班牙人。他們將鄉村的一些城堡改造為飯店,規劃建設大農場、莊園,開發徒步旅游、騎馬、滑翔、登山、農事體驗等項目,發掘了斗牛、奔牛、番茄大戰等農業特色化、創意化娛樂項目,使全國4%的農業人口創造的農業旅游產值超過了海濱旅游,成為西班牙旅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不斷滿足市民和游客的多樣化、個性化、特色化需求,如今,西班牙每年都會投入相當大的資金用于農業特色化創新創意研發項目和創意點子征集,讓葡萄、葡萄酒、橄欖油、沙丁魚等農產品不斷走向世界。
與歐洲一洋之隔的美國也有著自己的一套模式,在美國農村,農戶大多是在鄉村各自的農地上分散居住的。美國進行農村區域規劃時,主要會考慮四個原則。第一,滿足當地民眾生活的基本需求;第二,最大限度地綠化美化鄉村環境;第三,充分尊重和發揚當地民眾的生活傳統;第四,恰當地突出鄉村固有的鮮明特色。
美國鄉村的基礎設施很好,其開發建設投資由地方政府和聯邦政府共同負擔,其農村區域規劃的實施由開發商承擔。美國在現代農業、農村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全過程的高度自動化、機械化,既有其地廣人稀的天然優勢,也有在農業各鏈條、各環節均滲透現代化科學技術、倡導農業專業化的努力。同時,美國政府也在引導鄉村進行“生態村”建設,強調保持鄉村土壤肥力,保護水源和空氣清新,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沖出日本的“一村一品”
在亞洲國家里,日本的鄉村經驗是被提及最多的。早在20世紀中期,日本就意識到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加速,使得城鄉之間差距不斷擴大,大城市面積雖小,卻聚集了很大比例的人口和產值。為了調節平衡,日本開始走上鄉村振興之路。
目前來看, “一村一品”理念尤其重要。1979年,日本大分縣知事平松守彥提出“一村一品”計劃。所謂“一村一品”,就是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主導產品和產業,進而形成產業集群,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促進農民增收與新農村建設。而在“一村一品”理念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大分縣的“品嘗肥牛大喊大叫大會”。
大分縣“豐后牛”是日本“和牛”品種之一,味美多汁,但是數量很少,價格高企,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當地耕牛變少,價格也越來越高昂,數量越來越稀少。
為了有效利用原來飼養耕牛留下來的大片草地,大分縣本地人開展了“一頭牛牧場”運動,他們以20萬日元為一個認養單位,以居住在大都市的居民為對象,開展了認養肉牛的活動,并用當地的特色產品作為利息,每年寄給認養主人。后來,這種認養活動發展為每年一度的“品嘗肥牛大喊大叫大會”。每到秋天,飼養肉牛的農家邀請認養肉牛的主人到牧場歡聚,現場燒烤品嘗肉牛。飯后選出100人依次大喊大叫,根據音量大小評選優勝者。聚會參與者均可獲得豐富獎品。這樣的活動受到了城鄉居民的歡迎,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振興了當地的畜產業,使閑置的草地得到了再利用,同時也促進了旅游業。
日本高知縣的馬路村也是通過實踐“一村一品”來發展村里唯一的特產——柚子,這個偏僻的小村現在已成為日本鼎鼎有名的富裕村。由于馬路村地處茂密的山林,水源沒有污染,其所產的柚子營養成分要比市場上其他的柚子高出很多,但是由于外形不美觀,一直無法順利投放到市場。于是,馬路村通過加工柚子果汁、果醬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現在,除食品外,馬路村還建立了一座以柚子加工廢棄物為原料的化妝品工廠,通過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開發出了柚子香皂、化妝水等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