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頭,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們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用國學智慧解決家庭矛盾,樹立孝愛家風。他們更是組建了公益性質的幸福讀書會,把“幸福密碼”帶給更多的家庭,讓孝老愛親美德美行蔚然成風。
婆媳關系僵硬,家庭矛盾頻發
星期三晚上7點多,毗鄰汕頭市龍湖區“西南文明公園”的一棟藍色小樓逐漸熱鬧了起來。這是丁衛、李潔芝夫婦自發組織的家庭型讀書分享會的現場。
李潔芝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獨立創辦了律師事務所,身上貼著“學霸”“女強人”的標簽。就這么一位智商爆棚的女性,在情商方面卻撞墻了,尤其是婆媳關系。
李潔芝感覺,自己婚煙生活的前10年實在糟透了。婆婆插在夫妻中間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婆婆習慣每天巡視整間屋子,隨手把門窗關好;李潔芝卻大大咧咧,經常丟三落四。李潔芝對婆婆吹毛求疵、橫眉冷對,在無數雞毛蒜皮的事情上與婆婆“開戰”。這讓夾在母親和妻子之間的丁衛左右為難,夫妻關系也一路跌到了冰點。
李潔芝同時發現自己不僅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和同事相處也并不如意。生活和工作上的磕磕絆絆讓她身心俱疲,甚至動起了離婚的念頭。“我是怎么了?”李潔芝找不到破局的辦法。
摘掉有色眼鏡,婆婆最可愛
83歲的婆婆陳容芳退休前任汕頭市婦聯副主席,是一位熱心、善良的婦聯大姐。因丈夫早逝,尚年輕的她完全沒有考慮個人問題,獨自把三個子女拉扯大,更是36年如一日地陪伴照料自己的婆婆。多年跟年老多病的婆婆同睡一床,把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2007年,106歲高齡的婆婆大腿骨折住院。陳容芳自始至終在床邊精心服侍,喂飯擦身、端屎端尿。在她的照料下,婆婆的大腿骨竟奇跡般恢復了正常。直到2015年6月,老人在自己的好媳婦身邊含笑仙逝,享年114歲。
陳容芳與婆婆的故事讓李潔芝大受觸動。她非常懊惱,一個婆媳相處的典范就在身邊,自己竟然視而不見。李潔芝開始審視自己作為一個妻子、母親和兒媳婦在家庭中的位置,逐漸學習讓自己融入到這些身份中去。漸漸地,她發現婆婆竟然有那么多可愛的地方。
李潔芝打開了婆媳相處的新模式。在和丁衛先后三次赴深圳廣東明誠孝道文化中心參加“幸福人生”國學班后,她把婆婆也帶了過去。陳容芳對此非常感興趣,開始和兒子兒媳婦一起學習國學,經常和兒子兒媳展開討論。
女兒逃課休學,教育老大難
就在李潔芝和婆婆關系逐漸升溫時,另一個危機擺在了她和丈夫面前。當時女兒丁子琪正讀初三,一次家長會上,子琪的班主任問李潔芝,子琪的身體怎樣了,經常生病要多關注。李潔芝一下就蒙了,女兒經常生病?李潔芝從老師的手機里,看到了名為子琪媽媽的號碼給老師的信息記錄,三天兩頭地以她的口吻跟老師請假,最多的時候連續請假三周。再仔細看那個號碼,竟然是女兒自己的手機號,李潔芝一下子明白了,氣得直發抖。
丁子琪見事情敗露,就破罐子破摔,竟開始公開輟學,說什么也不愿意去上學。李潔芝和丁衛怎么也想不明白,一直表現乖巧的女兒竟學會了撒謊和逃課,而且也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痛定思痛,李潔芝決定冷處理,答應女兒的要求,先休學。女兒休學后,李潔芝夫妻倆開始抽出時間陪女兒,嘗試著與她溝通。李潔芝和丁衛也反省自己,夫妻倆一直忙于事業,為誰辛苦為誰忙?自己都沒有明確的方向,何來教育女兒。有了這個方向,李潔芝和丁衛決定先從自己做起。于是,李潔芝一家子三人晚上跟著老師學習《大學》《道德經》,學習后在家里分享,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半年下來,成效顯著,不但父女、母女關系柔和、親近了,女兒也喜歡和父母說話了。一家人其樂融融,溫馨之至,三人之間不自覺多了很多正能量的溝通主題,每天都有說不完的開心事。漸漸地,李潔芝和丁衛發現在家庭一起讀書是一劑解決家庭問題的良藥,特別是孩子厭學輟學問題極好的解決方法。
在暑假即將結束時,子琪突然鄭重地跟父母說:“我要回學校上學。”李潔芝和丁衛都想不到她會這樣說,有些意外,更讓他們驚喜的是,女兒重回校園后像換了個人似的,變得開朗活潑,學習成績也迅速提升。
幸福讀書會,孝愛好家風
婆媳關系的“破冰”和女兒的“觸底反彈”,讓李潔芝和丁衛對以“孝老愛親”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推己及人,他們決定把自己的“幸福密碼”帶給更多人。
2017年年初,李潔芝夫婦自發組建公益講壇“幸福讀書會”,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書會至今已舉辦69期,風雨無阻。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有人還帶著自己的父母孩子來,一家人共同學習、分享和諧家庭的“幸福密碼”。近日,李潔芝夫婦又利用自有場地申辦“老年人文化交流中心”,籌辦汕頭市第一家民營性質的老年大學,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摘自《家庭》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