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湖北省鄖西縣河夾鎮的王剛(化名)與秦波(化名)是同村鄰居,平時關系相處得不錯。2017年5月20日,王剛步行到集鎮辦事,恰逢鄰居秦波駕駛二輪摩托經過,秦波在得知王剛打算步行到集鎮,出于好心決定用摩托車帶王剛同行。不料摩托車行駛到一個上坡的路段時突然熄火,車子往后退滑,王剛不慎從車上摔下,并由于慣性作用使其滾到了路邊的溝里。秦波急忙喊人過來,一起將王剛送往鎮衛生院,鎮衛生院對其進行初步急診,因醫療條件有限,后轉院至鄖西縣人民醫院。經醫院診斷,王剛右股粉碎性骨折,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次日,王剛說經濟困難,以回家治療為由辦理了出院手續,期間住院兩天共花費治療費3000元,而秦波付給王剛1500元醫療費。
王剛在家治療了幾個月后,病情不見好轉,于是又到鄖西縣人民醫院進行了檢查,醫生說必須做手術治療。王剛回家籌錢并到醫院進行了手術,手術治療共花費25000元。事后王剛覺得自己做手術花費純屬冤枉錢,于是找到秦波要求其共同承擔這筆費用。秦波認為王剛受傷之事都已過去四五個月,而現在才去做手術,才造成了損失的增加,為此拒絕負擔王剛手術費。
2018年3月20日,王剛一紙訴狀將秦波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擔自己手術治療所花費的費用。鄖西縣人民法院于4月1日審理了此案。承辦法官認為,王剛系因乘坐秦波摩托車而受傷是事實,秦波對事故發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受傷后的王剛沒有及時治療,自行出院,并拖到幾個月后才進行手術,從而間接地造成手術所花費用增多。考慮到王剛和秦波兩人都是同村鄰居,秦波又不存在故意,雙方都負有一定的責任。最終經過法院主持調解,雙方自愿達成協議,各自承擔治療費的50%。(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摘自《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