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美山 李傳新 郭三娟
(太原科技大學幼兒園;山東省沂源縣魯村鎮中心小學;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組織沉默是指,當個體有能力改進當前組織的績效時,卻采取了沉默的態度。其廣泛存在于各類組織中,而且對個人及組織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早在1970年,Rosen等人就對企業中員工因擔心留下不良印象而保持的沉默行為做了研究,并定義了“沉默效應”。1977年,Argyris的研究指出,在各類不同的企業中存在著的權威性和防御性準則,會對員工表達想法的意愿產生影響。國內也有很多組織沉默的研究。2012年,余璽梅對員工沉默現象進行了本土化研究,并對我國文化背景下員工沉默的規律特點進行了探索。2013年,付瓊探索總結出知識型員工組織沉默的特性,及其對組織的影響。2014年,崔靚研究了程序公平在員工沉默中的作用,并給出了減少員工沉默的合理建議。已有調查表明,在學校教師中普遍存在組織沉默行為。所以,針對小學教師的組織沉默行為課題的研究,旨在減少小學教師的組織沉默行為,從而改善小學教師內部溝通、提高小學組織決策效率以及加強小學教育管理方面來說,具有深遠的意義。
20世紀以來,關于領導理論的研究成果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20世紀初的領導特質理論,分為傳統特質論和現代特質輪;20世紀中期的領導行為理論,有領導方式理論、領導行為四分論和管理方格論;20世紀70年代的權變領導理論由情境領導理論和路徑——目標理論組成,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新領導理論中,包含了變革型領導和交易型領導。兩種領導理論結合成為新領導理論,兩者的關鍵區別在于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互動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兩種領導理論并不獨立,同一個領導者既可以顯現變革型領導,也可顯現交易型領導。這兩種領導理論包含了領導特質、行為和權變理論,主要對領導影響力來源上下級本身和本身特質進行分析研究,是一種有效的劃分方法。考慮到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一個主要互動過程便是建言行為,因此本論文的領導風格將采用變革型領導、交易型領導和放任型領導這種劃分方式。
小學基礎教育管理團隊管理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即為對小學教師團隊的研究。只有質量不斷提高的師資隊伍,才能為我國教育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堅實的保障。而針對我國正處于大變革轉型時期的重要階段的重要國情,九年義務教育的非均衡性問題越來越嚴重,再加上我國國民對義務教育資源的需求不具有機動性的情況下,私人市場便應運而生。因此,有效的管理小學,尤其是本地域的公辦小學,能使學校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潮流中不斷沿著優質義務教育的道路發展,這項任務任重而道遠,且有深遠意義。
通過對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分析,了解小學基礎教育領導風格與組織沉默行為的聯系之后,建立起一系列的假設模型,進行論證分析。為進一步提高論證的可靠性,本論文中設計了一系列相關的量表設計,并且還利用SPSS17.0軟件進行實證分析。最后得出相關結論與建議。
根據不同的劃分方向,可以有不同種領導區分方式。根據導向來區分,則分為任務導向的領導和關系導向的領導;根據上下級相互影響過程,則分為變革型領導、交易型領導和放任型領導。考慮到組織沉默是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相互過程,因此本研究的領導風格將采用變革型領導、交易型領導和放任型領導這種劃分方式。
本研究把變革型領導的特征概括為:通過有效的愿景溝通和鼓舞性激勵,提升教師的動機水平,激發教師的潛能,營造相互信任的氛圍,滿足教師的高層次需要,促進校長與教師之間的相互提升,從而更好實現組織目標。具有這類型特征的教育領導者(小學校長),即為變革型領導;把交易型領導的特征概括為:在了解被領導者(小學教師)需要的基礎上,通過澄清角色、設定期望、供應資源以及承諾獎勵等策略,指導和激勵教師努力達成組織目標。具有這樣特征的教育領導者(小學校長),即為交易型領導;然而,對于放任型領導,多認為是一種消極的默許與非領導行為,具有逃避決策、避免承擔的特征。總體上被認為是領導行為中最消極和低效率的。因此具有這樣特征的領導者(小學校長),定義為放任型領導。
國外關于組織沉默的研究有很多。在學術界比較公認的小學組織沉默是Dyne(2003)在Pinder(2001)的框架上定義的默許性沉默、防御性沉默以及親社會性沉默。針對本論文研究的實際情況,定義默許性沉默是一種被動順從的行為,小學教師自己認為自己的觀點不足以改變上層的觀點以及決策,所以保留自己觀點而不言;防御性組織沉默則是為了保護自己,防止與同事以及領導產生沖突而主動的進行自我保護的行為;而親社會性沉默則是小學教師組織以尋求合作為動機的利益保護行為。
通過對國內外領導風格與小學教師組織沉默行為相關文獻的回顧與分析,發現不同的小學組織領導風格和不同類型的小學教師組織沉默行為會很明顯的受到人口統計變量產生的影響,所以本論文針對人口統計變量的影響進行一系列具體研究。為此,我們首先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1:從性別角度看,小學組織領導風格與小學教師組織沉默存在不明顯差異;
假設1-2:從不同的年齡段角度看,小學組織領導風格與小學教師組織沉默不存在明顯差異;
本論文采用的測量量表為多因素領導行為量表(Multifactors Leadership Questionaire),這種量表在國內外的認可度和使用率是極高的。在本論文的研究中,為了保證能反映實際的情況,體現小學教育領導風格的真實性,所有的測量均為一線教師對其感知到的學校領導行為進行評價。
本文利用Van Dyne等人所編制的基于動機類型小學教師組織沉默行為量作為本論文的小學教師組織沉默行為量表,在此量表中,集中包含并體現了默許性沉默行為、防御性沉默行為和親社會性沉默行為三個維度。
關于本論文的數據來源,利用自然抽樣和滾雪球抽樣方法匿名自填的方式。從2015年7月到12月期間,總用發出已設計好的調查問卷170份,最終回收調查問卷165份,回收應答率為94.71%。在進行數據處理時,將不可用的問卷如未答題超過三個、連續相同答案超過八個等不合格問卷篩選剔除,最后獲得有效調查問卷160份。最終,本研究問卷回收率為96.97%,具有較高代表性與可靠性。
假設1-1:從性別角度看,小學組織領導風格與小學教師組織沉默存在不明顯差異;
做T檢驗時,我們記P>0.05時,此種情況是拒絕零假設的情況;而記P<0.05時,這種情況是接受零假設的。表1呈現了各研究變量的獨立樣本受性別影響的T檢驗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別的小學教師對交易型領導風格(P=0.134>0.05),放任型領導風格(P=0.474>0.05)與變革型領導風格(P=0.307>0.05)維度上具有不顯著性差異。不同性別的小學教師對默許性沉默(p=0.116>0.05)和防御性沉默(p=0.246>0.05)兩個維度具有不顯著性差異,對親社會性沉默(p=0.018<0.05)具有顯著性差異。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從性別角度看,小學組織領導風格與小學教師組織沉默存在不明顯差異”基本成立。
假設1-2:從不同的年齡段角度看,小學組織領導風格與小學教師組織沉默不存在明顯差異;我們把處理所得數據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記為零假設。而推斷各處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作為F檢驗的目的。表2呈現了各研究變量單因素F檢驗受年齡的影響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小學教師組織沉默防御性沉默的P值小于0.05,所以我們推斷出:從不同的年齡段角度看,小學組織領導風格與小學教師組織沉默不存在明顯差異基本成立。

所以“假設1-2:從不同的年齡段角度看,小學組織領導風格與小學教師組織沉默不存在明顯差異”基本成立。
1.從性別角度看,小學教師組織在親社會性沉默維度上存在明顯差異。從分析結果來看,因為女性教師追求穩定安逸的生活節奏與環境,所以普遍認為放任型領導風格較之交易型領導風格和變革型領導風格更容易被認可和接受。并且由于女性教師參加工作后表現出較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保護、明哲保身、主動保留觀點以及安于現狀的行為,可以得出獲得女性較高認可度的為默許性沉默、防御性沉默與親社會性沉默三個變量。
2.從年齡角度看,各個變量對領導風格均不存在明顯差異,而年齡對小學教師組織沉默的默許性沉默防和御性沉默則存在明顯性差異。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到了46歲之后小學教師組織對默許性沉默防和御性沉默有較高的認可度,這些也正說明了當前小學組織的一些現狀,隨著每年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的上崗,容易使老教師產生較低的自我效能感。
3.對教育管理學的建議。本文通過一系列對領導風格對小學教師組織沉默行為影響研究認為,無論哪種風格的領導,都要講求一種平衡,講求一種“中庸”思想。無論哪一種領導風格都有其好壞優劣的一面,在實際的教育管理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事件等因素采取不同的領導風格。也就是說,一個領導者要根據組織實際需要,靈活運用不同的領導風格,從而使工作達到卓有成效。
所以,作為一個領導者,就需要有正確的認識,先正確認識自我,再正確認識形勢,在實際教育管理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技能本領。從本論文的研究情況來看,小學教師的沉默現象雖然有其原因,但與現行的教育管理制度與各領導的領導風格有著更加不可忽略的作用。這就需要領導者注意自己的言行,注重自己的領導風格。在制度建設方面也要更加完善,不僅構建完善,制度落實方面也要踏踏實實,最終達到民主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