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香有盤式蚊香和電蚊香,盤式蚊香的有效成分是各種菊酯類殺蟲劑,其煙霧能麻痹蚊蟲的神經從而達到滅蚊的目的。電蚊香分為蚊香液和蚊香片,原理都是通過加熱的方法散發出擬除蟲菊酯。蚊子接觸到“除蟲菊酯”后,除蟲菊酯會經由表皮進入蚊子體內。雖然只有極其微量的成分,但除蟲菊酯能瞬間刺激蚊子的神經,蚊子因過度興奮而“氣絕身亡”。
除了蚊香,驅蚊液因其便于攜帶、隨用隨噴的特點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目前較為常見的四種驅蚊成分包括:避蚊胺、驅蚊酯、埃卡瑞丁、檸檬桉葉油,最為有效的化學成分就是DEET,也就是避蚊胺,在高濃度的情況下,野外防蚊可達到近10個小時,包裝上一般都有含量注明。
此外,驅蚊花露水也是一種常見的驅蚊產品。驅蚊花露水的作用原理是在皮膚周圍形成汽狀屏障,這個屏障干擾了蚊蟲觸角的感應器對人體表面揮發物的感應,使人在蚊子面前變成了“隱形人”,從而避免蚊蟲叮咬。
市面上大部分驅蚊貼(手環)標注的驅蚊成分為檸檬桉葉油、香茅精油、天竺葵精油等植物精油。驅蚊手環的保護范圍只有區區幾毫米。實驗檢測發現,包含精油的驅蚊手環確實能減少試圖接近手環周圍的蚊子,但對于人類的上臂來說,這幾乎沒有任何作用。手環不能提供全身防護,也不如局部驅蚊劑有效。如果活動范圍大、追求方便,可以選擇驅蚊液類的產品,如驅蚊花露水等;如果是夜間睡眠或活動范圍較小,可以選擇蚊香或者蚊帳等物理防蚊法。
(據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