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果

青少年處在成長期,如同樹苗,如若生長方式不正確,也很難長成參天大樹。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有效防控,可以讓青少年遠離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間盤突出壓迫脊神經根、交感神經、脊髓、椎動脈等頸椎周圍組織所致。是中老年常見病、多發病,但近年來青少年學生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輕者可出現情緒不穩,影響生活學習質量。重者可引起頭痛眩暈、視物模糊、記憶力差、反應遲鈍、心慌胸悶、氣短惡逆、心率失常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另外頸椎病導致的形體不對稱,脊柱側彎、斜頸更是影響青少年自信心的建立,從而引發交友障礙、自卑自閉等多種心理問題。
青少年頸椎病的發病年齡多在12——16歲,病因較多,如長時間伏案學習;經常臥位或半臥位看書、看電視;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電腦,做“低頭族”;書寫姿勢不正確;枕頭高低不當等。中醫認為頸椎病的致病因素有風邪、寒邪、濕邪和外傷。年輕人喜歡冷水沖涼,頸部受風邪寒邪侵襲致病。午休的不良姿勢亦能致病。頸椎病可導致頸、胸、腰、骶曲變形,脊柱側彎的嚴重后果,青少年更應引起重視。
1.正確坐姿
讀書寫字時,腳放平,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右手握筆肩放平;頭不偏,胸離桌子約一拳。看電腦時,上半身保持頸部直立,使頭部獲得支撐,兩肩自然下垂。上臂貼近身體,手肘彎曲呈90度操作鍵盤或滑鼠,盡量使手腕保持水平姿勢,手掌中線與前臂中線保持一直線,眼睛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的角度。下半身腰部挺直,膝蓋自然彎曲呈90度,并維持雙腳著地的坐姿。看手機時,兩手持手機,有固定支撐面,手機不可過低,字體和瀏覽器要放大到眼睛舒適。不過,看手機要控制好時間,不要長時間對著手機。
2.頸部活動
從右向左旋轉頭部,接著反方向旋轉,各2——6次。旋轉時使頭部盡量靠近肩膀。旋轉時配合呼吸,用鼻吸氣,用嘴呼氣。速度宜慢,動作幅度不宜過大。
3.戶外運動
青少年可多進行戶外運動,不僅可以強體魄更有利于智力、心理發育。預防頸椎病簡單易行的方法有放風箏。放風箏時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和脊椎關節的靈活性。另外游泳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游泳時頭總是向上抬,頸部肌肉和腰肌都得到鍛煉,而且人在水中沒有任何負擔,不會對椎間盤造成任何的損傷。
4.點揉按摩
先點按風池、風府1分鐘;再從風池拿頸根部5分鐘;滾法放松頸部、肩部、背部;肘托拔伸;提拿肩頸并且拿揉患肢;用指彈撥腋下臂叢神經分支;點揉曲池、合谷、手三里;最后牽抖上肢2——3次,拍打肩部、肩背部上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