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帥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417隊,湖南 衡陽 421001)
礦區發生地質災害時會產生大量的的滾石,這些滾石的大小各部相同,最小的滾石的直徑只有幾厘米,最大的滾石的直徑則有幾米,各別滾石的直徑甚至達到幾十米,滾石的質量大,從高出向低處滾動具有較強的破壞性。崩塌滾石地質災害在我有著廣泛的分布,例如我國湖南某礦區就發生了崩塌滾石災害,并且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加強對其形成的力學機理的研究,做好相應的防治技術分析,對于控制崩塌滾石地質災害對湖南地區的破壞來說有著重要意義。
在發生地震后,會出現上下振動現象,這將會導致引起崩塌的巖體發生松動,而因為地震引起的左右晃動,有可能會導致崩塌巖體發生折斷,同時因為地震的晃動原因,將會導致山體上石塊具有大量的能量,當這個能量達到一定值后,石有可能會被拋出,從山體上向下滾動[1]。
災害發生過程中,起到作用的水主要為河水、地表水,其會對坡腳造成一定沖刷,這種沖刷作用會導致坡腳懸空,從而將會發生崩塌;崩塌體受各項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大量的裂縫,而在沒有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大量的水會逐漸深入到裂縫中,此時水土會對崩塌體造成影響,也就數我們常說的水劈作用,而在氣溫較低的時,水將會結冰,結冰后,水的體積將會變大,這將會增加礦體裂隙深度,這也就是我常說的冰劈作用[2]。
地質災害的形成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在諸多影響因素中,人類行為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誘發因素,例如工程建設過程中,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擾動,而該擾動情況的發生,將會打破礦體原平衡,知識巖體內的原應力被打破,應力將會重新分布,這將會導致巖體裂隙不斷加大,出現嚴重的斷裂現象,從而使巖土體失穩,形成崩塌滾石災害。
處于地震區域的礦體隨時都受力作用的影響,并且處于不同位置的邊坡,受拉剪作用影響,礦體裂縫擴展方向也會有所不同[3]。從實際情況來看,處于迎坡面的拉剪裂隙通常都會朝著內部方向拓展,因此,通常并不會引發崩塌滾石,而處于背坡面的滾石,則會向外拓展,容易引發滾石災害,這也就是崩塌災害出現時的方向效應。
圍巖中存在大量的裂縫,如果這些裂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擴張到一定深度,大量的雨水會填充到裂隙中,受雨水作用的影響,裂縫有可能會發生失穩擴展。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裂縫的具體深度超過臨界值時,裂縫的積水才會導致裂縫繼續擴張,最終引發崩塌滾石災害。
礦體開挖卸荷會導致礦體中存在的應力被重新分布,這一現象的存在,將會導致原本處于壓剪狀態巖體內的裂隙出現失穩擴展,從而出現卸荷損傷[4]。相應的研究結果表明:礦體裂隙原本處于穩定狀態,如果受到挖卸荷載影響,裂隙可能會出現失穩擴展,從而導致巖體出現較為嚴重的卸荷損失,將會引發災害。
棚洞結構是防護礦區特大地質災害的一項有效的措施。對傳統的棚洞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是將一定厚度的砂礫石墊層覆蓋在棚洞頂板處,通過對其進行應用,達到吸收能量的作用,從而降低滾石對防護結構造成的沖擊。但是,對結構進行分析會發現,如果墊層過厚,會增加棚洞自身的重量,增加工程成本,這會對該結構的應用與推廣造成制約[5]。基于此,提出了一種新型滾石棚洞結構,利用能耗減震器代替傳統棚洞結構中的砂墊層,通過對其進行利用完成對滾石能量的吸收,從而使棚洞結構的剛度得到優化,達到減少能耗、減少結構自重的最終目的。耗能減震滾石棚洞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耗能減震滾石棚洞結構
棚洞墊層在具體應用過程中能夠起到一定緩沖能耗的作用。在具體結構設計過程中,將聚苯乙烯泡沫+土層復合墊層結構鋪設在棚洞頂板出,通過該結構形式,可以最大程度消耗滾石中存在的沖擊能量,在具體研究過程中,可以將靜力壓痕跡試驗應用到能耗減震機理中,從而獲取到接觸力與壓痕在卸載和加載時的關系曲線,為結構的制作提供相應的支持。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研發土工格柵+聚苯乙烯泡沫符合墊層結構,將該結構類型與傳統的墊層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現,該墊層在降低滾石沖擊力方面優勢明顯,同時利用土工格柵墊層效應,降低了棚洞板上的荷載大小,可以依據具體情況,適當的降低棚銅板中的配筋率,減少其厚度,在確保防護效果能夠達到要求的情況下,提高工程的經濟效益。
我國山區礦產較多,并且這些礦區經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顯現的存在,會對礦區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礦區周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因此,人們應當通過科學方式,對礦區特大地質災害的形成規律進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最大程度降低礦區地質災害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