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洪

中國電影事業開拓者之一、第三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1950年電影《白毛女》“喜兒”的扮演者田華如今已步入鮐背之年,雖滿頭銀發,但依然精神矍鑠。2017年,89歲的她還在臺上激情朗誦:“你們年輕,我們也年輕……”田老對養生的認識是:“我的養生態度就是心胸開闊,不爭不搶,與世無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不能過高,要適可而止。如果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感到不滿足,滿腹牢騷,整日焦慮,身體能好嗎?”確實,田老的高壽,和她淡泊名利、勤奮學習、適當活動等有著一定的關系。
對于田老來說,“身在名利中,心在名利外”也許是她最好的寫照。1950年,田老在電影《白毛女》中飾演喜兒,適時,她已經是一個歷經戰爭磨練,并有著10年舞臺表演經驗的老話劇演員了。她以嫻熟的表演經驗,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勤勞、善良、純樸而又不屈不撓的喜兒,深受觀眾喜愛。對此,田老認為:“我不過是萬紫千紅中的一朵牡丹,獨花不是春。是劇本托了我,生活托了我,是導演和老演員托了我,沒有這些人就沒有我……”《白毛女》的成功拍攝,使田老生活在了“名利”之中。然而,田老卻把“名利”轉換為“還藝于民”,她再接再厲,為觀眾塑造出李玉梅(《黨的女兒》)、陳桂貞(《風暴》)、石云(《秘密圖紙》)等一個個銀幕角色。尤其是在《黨的女兒》中,田老以她特有的表演風格,塑造出一個赤膽忠心為黨工作的李玉梅。這個英雄人物的形象,在一代影迷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當年文化部長茅盾曾評價《黨的女兒》:“田華同志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沒有她的杰出表演,這部影片不能給人以那樣深刻而強烈的感染。”而田老則認為:“名利是人民給我的。”晚年后,她又把“名利”轉變為“奉獻”,從而詮釋了她心中“化作春泥更護花”“意在點燃繁星”的銀發之情。
田老是勤奮的,不論是在抗敵劇社當“小鬼”時,還是成了著名表演藝術家之后。1955年,她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干部訓練班深造,學習期間,田老的勤奮好學贏得了同學們的一致稱贊。著名話劇演員趙韞如曾說:“她是我們班上最用功的一個。有時候周末不回家,要是回家,返校也常常來得比較早,這樣她就有充裕的時間準備課題。”此時的田老已飾演過《白毛女》,在演藝圈有一定的名聲,但她并沒有滿足現狀,因為她懂得:要做一個好的電影演員,除了要有高深的藝術修養之外,還需要有各方面的技藝。“在拍電影時,演員得實打實地真做。要演得逼真,就得干什么像什么,這就要靠勤學與苦練。”田老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舞臺上的她無論演主角,還是配角,都認真對待。如她扮演《風暴》中林祥謙的妻子、《白求恩大夫》中的馮醫生,雖然都是“小角色”,看上去無足輕重,但田老卻賦予了她們鮮明的個性,使“小角色”綻放出了光彩。
田老認為人老了不能閑著。退下來以后要干點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者選擇一兩種興趣愛好。無所事事,久坐久躺,七想八想,這對自身健康是不利的。“拿我來說,圍繞我所鐘愛的電影,參加與電影有關的社會活動和公益事業,我感到很開心,情趣盎然。當然各人的興趣愛好有所不同,有的樂于當志愿者,有的愛好旅游,也有的鐘情歌詠活動、花卉栽培等。總之以不閑著為好,適當做點事情,對健康是較為有利的”。1996年,經北京市教委批準,由田老任校長、法人的“田華藝術學校”在北京成立。“辦藝術學校的初衷就是看到文藝界的藝術人才缺乏,想讓這些孩子們按部就班地學點真正的‘ABC。”田老說。藝術學校也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王兆國任學校的名譽校長,陳強、趙麗蓉任名譽老師。為學生們授課的,是來自于北影廠、八一廠、中央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的老藝術家和老教授,他們的報酬并不高,但仍然積極培養學生。田老在日記中寫道:“辦一個學校不難,但要辦一個好學校、尖子學校真是太難了。辦學的幾年,真是體會到了什么是‘嘔心瀝血和‘全身心地投入。可以說,對自己的兒子都沒有付出過這么大的精力……”讓田老感到欣慰的是,她為國家培養出了一個個成才的學生。
田老的鍛煉始于戰爭年代。當時,因生活艱苦,流動性大,故而沙灘、草垛、場院等地都成了他們的練功場所;樹林、河邊、村頭等也成了他們的練聲場地。在練功場所,除了要練翻跟頭、彎腰、劈叉等基本動作外,還要練會拿大頂、雙腳合攏、雙手后背、向后彎腰用嘴叼起地上的手絹等高難度動作,為此,她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但也為自己的健康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步入老年后,田老也有著一套自己的鍛煉方法:坐時、躺時就支支腿腳、胳膊;藝術學校閑著的時候,就爬爬樓梯;有時,她還會以念繞口令的方式,來鍛煉自己的記憶力。她說:“老年人不宜劇烈運動,活動的方法也應因人而異,一般以小運動微微出汗為宜。”田老對心理養生也十分重視,她認為:“心理養生很重要。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的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心理養生主要應當做到淡泊、樂觀、善良、寬容。”滿頭銀發的田老喜歡穿紅色的衣服。她說:“一個人的生命會走向衰老,但一個人的心應該永遠年輕。”田老對疾病的態度是早發現,早治療,重視一年一次的體檢。平時有病不能大意,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一次,田老因患帶狀皰疹住院,經醫生治療,恢復得很好。
田老的一生演繹過很多經典的角色,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做出諸多貢獻。離休后,她依然心系舞臺,每逢黨、國家和軍隊有重大紀念活動、以及行業活動、賑災義演時,總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一次,田老參加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赴江西老區遂川縣慰問演出,她發著高燒仍堅持登臺演出,演出剛結束,就昏了過去;2009年參加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復興之路》文藝晚會排練時,她突犯急性骨膜炎,就服用止疼片堅持排練;2011年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我們的旗幟》文藝晚會,左手骨折的她打著夾板來排練節目;2015年,她強忍小兒子離世不久的痛苦,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作為抗戰老兵代表接受檢閱……“雖然已經離休,但黨員永遠沒有‘休息二字,只要我沒有倒下,就要盡自己的力量為黨和人民服務。”田老在離休前對組織如是說。2008年以來,田老的4位家人相繼患重病,老伴兒和小兒子先后離世,田老幾乎用完了家中所有的積蓄。有些廠商高價邀請她拍廣告,但被她一一回絕。“我擔心萬一自己代言的產品被查出了問題,這樣會對不起觀眾對自己的支持,我不能讓觀眾認為黨的女兒‘向錢看!”田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