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梁
小廣場上,幾個孩子正玩得起勁兒。他們跑著鬧著,單純的笑聲回蕩在小廣場上空。
忽然,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停下來。他蹲在地上喊起來:“這里有一只蝴蝶!”兩個女孩趕緊圍了過去。小男孩沮喪地看著那只蝴蝶說:“這只蝴蝶怎么落到地上了?難道是死了嗎?”地上那只蝴蝶很漂亮,寬大的綠色翅膀在風中微微翕動著。一個小女孩說:“真的是死了!”說著,她的眼里有了淚花。另一個小女孩也哭了起來:“這只蝴蝶為什么死了?誰把它害死了,太可憐了!咱們把它埋起來吧!”
三個孩子在旁邊的草叢里挖了一個小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蝴蝶放到里面。他們又去采了幾朵花,插到蝴蝶的“墓穴”旁邊。一個孩子嘴里還念念有詞:“蝴蝶,蝴蝶,你睡吧!讓這些小花陪著你……”三個孩子蹲在地上很久,很久。
我站在不遠處,旁觀三個孩子。看著他們所做的一切,我感覺像是進入到了童話故事里。孩子的世界,本身就是童話。我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單純的心靈沒有受到過任何污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發乎本心,出于自然。
孩子的心柔軟純凈得像水一般,他們對世界有天然的愛,也會善待世上所有的生靈。孩子能夠為一只受傷的兔子流淚,能夠把一只流浪的小狗帶回家。路上遇到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們會滿心同情,把自己的零花錢給他們。看到有人遇到困難,只要他們力所能及,就會毫不猶豫去幫忙。
他們的單純善良,真的會讓我們大人汗顏。童心如鏡,光潔干凈,同時也折射出了成人蒙塵的心靈是如何污濁和狼藉。
我們大人從什么時候丟失了單純之心?曾經,我們也是心底柔軟純凈的孩子。我們曾以為,一切都像童話故事一樣美好,也愿意自己編織一個個美麗的童話。可是,不知誰說的,童話里都是騙人的,丑小鴨不會變成白天鵝,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也沒有那么美好。于是,我們開始懷疑,漸漸的,開始否定這個世界。
當心慢慢變得冰冷和堅硬,沒了單純之心,沒了悲憫情懷,我們的情感就變得單調和冷酷,眼中的萬事萬物也成了機械和生硬的。于是,單純之心被冰冷的功利之心所取代。
當你看到一只死去的蝴蝶時,會漠然走過,甚至會去踩上一腳。當你看到一只受傷的小獸,也會漠然不理,甚至想到了它的肉是不是可以吃。當你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會厭惡地捂著鼻子,還會懷疑他是不是騙子。當你看到別人有困難,會避之不及,生怕惹來什么麻煩。當你看到老人摔倒在地,也會趕緊跑掉,生怕會惹禍上身。更有甚者,有些人對弱小的動物殘忍殺戮,對比自己弱的人冷酷欺凌。
你丟失了曾經擁有的單純之心和悲憫情懷,變成一個冷漠冷酷的人。還把借口找得冠冕堂皇:唉!現實!社會!你以為,現實是冰冷的,社會是殘酷的,如果像孩子一樣傻,是可笑的。
的確,童話與現實隔著遙遠的距離。當我們足夠成熟的時候,會發覺現實的種種無奈,也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種種不美好。可我們能因此懷疑世界,丟掉單純善良嗎?世界本就是參差多態的,因為有假惡丑,才能突出真善美的可貴。
童心如鏡,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曾經的自己,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丟失的是什么。單純善良是人最美好的品質,我們怎能在匆匆長大和老去的時光中丟掉呢?童心如鏡,還好總會有那么多純真可愛的孩子在提醒我們:無論怎樣,也要經常抖落掉滿心塵埃,尋回失落的美好,讓心重新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