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縣磧口鎮寨則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杜亮姝
2016年11月底,我從孝義市美術館來到臨縣磧口鎮則坪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走出溫馨的家,離開親人和兩個年幼的孩子,這不僅對我工作生活是個新的挑戰,而且還要面對親戚朋友和社會的“質疑”。那時朋友送我一句電影臺詞:“我大學畢業后,騎著駱駝來到這里,我要用我的知識使我的祖國富強起來。”這段話一直激勵著我。
“扶貧先扶志和智,幫人先幫技和藝”。從進村第一天,我就思索:寨則坪村為什么會貧困呢?致貧的原因是什么?怎樣讓鄉親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富起來?于是,我用了三個月時間,帶著問題、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入戶走訪,和村民拉家常,盡快融入這個大家庭。經過調研,發現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帶頭人,觀念守舊,缺乏技術。于是我就先從改變觀念和扶志做起,用自己的美術特長,自籌基金為全村村民寫春聯,把美好的祝愿、黨的富民政策寫成一副副紅紅的對聯和“福”字送到每家每戶,送到他們的心上。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他們的觀念,振作起奮斗的精神,積極行動起來,靠自己辛勤的勞動改變貧窮落后面貌。去年4月份,我在村里開辦了老年人書法培訓班,每周三上課,雷打不動,不僅豐富了村里文化生活,而且多了一個與大家溝通感情的機會。年底,學員們為全村村民書寫定制春聯600余副。同時,我利用自己的美術專業特長的優勢,在磧口鎮與企業共同合作,開辦了皮影展示館,多次奔忙,籌資20萬元,積極協調,引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孝義皮影木偶戲,對村里婦女進行皮影表演技藝培訓。經過半年時間,國慶節前,《夢回磧口》大型皮影情景戲正式上映,得到縣委宣傳部和文化局的肯定和支持。半年來共接待游客5000人以上,表演皮影的九名婦女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
針對磧口鎮豐富的旅游資源,我繼續探索研究一些文化產品,邀請手工布藝老藝人,召集村里婦女開設縫紉技能培訓,開發縫制老粗布系列枕頭、布老虎、等傳統產品,自己又設計了“印象磧口撲克”和“古鎮地圖”棉麻休閑包,在磧口古鎮開辦了“古村文創一店”和“古村文創二店”,讓有手藝的婦女不出家門就能有穩定收入。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大家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履職一年多來,我絲毫不敢懈怠,恪盡職守,勤奮工作,始終在為鄉親們的幸福而努力著。今年春節前,我從孝義市請來專業攝影師,帶著中國紅喜慶服裝,為村里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拍攝全家福,并做成16寸磨砂擺臺,送到老鄉家中。他們看著自己身穿喜氣的唐裝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們說:“我一輩子也沒有穿過這樣好的衣服”,“我一把年紀了還沒有照過結婚照呢”等等。看著他們手捧照片激動的眼神,我的眼睛也濕潤了。我知道:自己的辛苦換來了鄉親們的認可,心中的自豪感、滿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春節前,我還聯系了太原愛爾眼科醫院為全村村民免費檢查眼睛、贈送102副老花鏡;“六一”節,為村里的學生送去圖書600冊,還有皮影玩具、毛絨狗玩具和精彩的演出。
“組織弱,驢拉磨;組織強,牛馬壯。”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加強黨建工作是第一要務。小村亦是大社會,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黨建引領,強化“三基”建設,帶好村委一班人和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保持思想統一。一是建設黨組織陣地。村委辦公用房年久失修,破破爛爛,一直外租,黨組織一盤散沙,形同虛設。為此,我積極與鎮黨委政府多次溝通,申請資金4萬元,村委自籌資金3萬元,用兩個月時間整修出一間間明亮的會議室、辦公室。二是健全和規范了脫貧攻堅資料、黨建資料和村委資料。三是設計和編寫了“寨則坪村歷史文化宣傳欄”、“產業發展宣傳欄”、“黨建文化宣傳欄”等。看到村委一天天的變化,鄉親們開始感覺到這個看起來柔弱的女書記,真的用了心、使了勁,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漸漸地加強了鄉親們跟著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澆樹要澆根,扶貧要用心”。第一書記僅僅有“身入”是不夠的,還要帶著感情和責任“心入”。我雖然只是個“小”角色,但是還是應該擺正心態,放下身子,從小事做起,從群眾生活瑣事做起,把自己融入到群眾當中,盡心竭力地幫助村民辦一些生活實事,做好群眾的“貼心人”。
貧困戶劉奮保,養40只羊,想擴大發展,
卻一直苦于缺資金。我經過先后十余次協調,終于在兩個月后幫他辦成了5萬元的小額貸款。如今,他的養殖規模擴大到140只,逢人就說:“我不僅能脫貧了,還要爭取做個富翁呢。”
大力發展扶貧產業,是脫貧致富的必由之路,讓鄉親們富了“腦袋”,再鼓起“口袋”。去年初,我積極聯系上級黨委政府申請水渠項目。2017年5月,中央彩票灌溉工程正式施工,投入資金82萬元,直接受益600多人。年底,我利用網絡平臺建起愛心商店,得到了愛心企業和眾多愛心人士的響應,幫助村里銷售紅棗5萬斤,回籠資金20萬元。今年一開春,我就積極動員村里能人大戶,新開辦三個合作社。自己牽頭成立村集體布藝加工廠、農產品電商中心。經過群眾一致推薦,我擔任布藝加工廠廠長,目前這些產業都在有序地推進中。另外,我村去年成功申報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爭取資金300余萬元,也將在今年實施。

杜亮姝(右)在寨則坪村與村民促膝談心
一點一滴,一言一行,換來了鄉親們對我莫大的鼓勵和夸贊,很多老鄉把我做的事用喜聞樂見的傘頭秧歌唱出來。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前段時間我榮獲了“2017年度感動呂梁脫貧攻堅人物”,我的扶貧手記《把芳華獻給熱土》在今年4月24日17版《人民日報》刊登。我將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讓鄉親們實現精神和物質雙脫貧,腦袋和口袋都富有,把最美好的芳華奉獻給這片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