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4年選秀大會第三位選中邁克爾·喬丹,這絕對是公牛隊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選秀,他們不但改變了自己在NBA的歷史地位,也見證了歷史最偉大球員的所有高光時刻。1984年時,芝加哥公牛隊是一支弱隊,在一個不那么喜歡籃球的城市里苦苦掙扎著。芝加哥人最喜歡的運動是橄欖球,其次是棒球。此外,黑鷹隊這支冰球隊是他們冬天的寵兒。公牛隊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艱難地生存著。1983-84賽季,他們的戰(zhàn)績是27勝55負,這使他們獲得了在休斯頓和波特蘭之后第三個選秀順位。當時各隊都把目光放在高大隊員的身上,公牛隊的球迷們也同樣希望老板和教練能夠爭搶到一名重量級選手,率領公牛隊在職業(yè)籃壇上揚眉吐氣。這次選拔會上出現(xiàn)了三個新秀,一個是前休斯敦大學的高大中鋒哈基姆·奧拉朱旺,一個是前肯塔基大學主力薩姆·鮑維,還有一個就是邁克爾·喬丹,他適合做前鋒或后衛(wèi),但也許兩個位置都不適合。
12
休斯敦火箭隊已將奧拉朱旺盯牢,所以公牛隊將目標瞄向了鮑維,但能否得到,要取決于波特蘭開拓者隊的最后決定。此時開拓者隊像公,急需加強中鋒實力。鮑維是牛隊一樣肯塔基大學的驕傲,有很強的進攻組織能力,但他的左腿有嚴重的隱患,此前不久剛剛從醫(yī)院出來。正因為此,公牛隊經(jīng)理才寄希望于開拓者隊可能會放棄鮑維。此時開拓者隊已簽下一個優(yōu)秀的進攻型后衛(wèi)一克萊德?德雷克斯勒,他有極強的貼身防守能力。而且開拓者并沒有輕易放棄鮑維,他們對鮑維進行了全面檢查,隨隊醫(yī)生說他一切正常,開拓者隊再無后顧之憂。很快與鮑維簽訂了合同。因此,公牛隊與喬丹“喜”結良緣。在第二天的《芝加哥論壇報》上,體育記者鮑博?羅根就以“喬丹能否不負重望”為題,給剛入公牛隊的喬丹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為了減輕喬丹的心理壓力,公牛隊高層開始大造輿論,降低公眾對他的期望。總經(jīng)理羅德說:“我們只是想找個中鋒,沒有別的意思。我們希望他有2.14米,但他沒有。喬丹不是來拯救公牛隊的,而且我們也不會這樣要求他。我不想給他施加這樣的壓力,奧拉朱旺才是最棒的。
喬丹自己也對《芝加哥論壇報》記者說:“我不認為芝加哥隊明年就會怎樣怎樣。”但迪恩?史密斯對得意門生充滿信心:“除了定點防守以外,他幾乎沒有缺點。”不過他贊成羅德的做法,當有人問及喬丹能否像“魔術師”和朱麗葉斯?歐文那樣,使公牛隊起死回生時,史密斯回答:“這對邁克爾不公平。他更像蒙克里夫那種類型。”蒙克里夫是公牛隊歷史上四個或五個最佳后衛(wèi)之一,同時也是一個籃球天才。
盡管人們對喬丹眾說紛紛,公牛隊一些行政人員還是對他們的選擇感到驕傲。“伯樂”邁克?賽巴爾特說:“要求他成為公牛隊的救星未免太過份,但他是一個杰出的運動員。”
當?shù)隙?史密斯的某個隊員即將成為職業(yè)球員時,他總會瞻前顧后,極為苛刻地選擇那些他認可的人做其學生的代理人,以確保他的孩子們不會被那些勢利小販們所欺騙。經(jīng)過多方面的權衡,他為喬丹選擇的是唐納德?戴爾和大衛(wèi)?法爾克這對搭檔。

戴爾和法爾克的工作程序是這樣的,先和戴爾簽署初步的合同,然后法爾克再做同隊員接觸的后續(xù)工作,包括籃球鞋合同等等。法爾克雖然地位還不及戴爾,但他在理財方面是內行,而戴爾則是搞網(wǎng)球出身的。許多在NBA打球的北卡球員的商業(yè)合同都由法爾克經(jīng)手,因此他的口碑很好。法爾克后來說道:“當時迪恩?史密斯還把我當孩子,把戴爾當成大人,但他的隊員們已經(jīng)把我當成一個人物了。”自從進入職業(yè)球員行列后,喬丹一直選擇大衛(wèi)?法爾克做自己的代理人,他后來對此事幽默的解釋是“喜歡法爾克的發(fā)型”,因為法爾克和喬丹父親的發(fā)型一樣一基本是禿頭。然而法爾克確實是個能人,他所代理的球員不僅有喬丹,還有大約20個NBA頂尖球員,在所有矛盾和沖突中,他的球員都是獲勝的一方。很多俱樂部老板和球隊總經(jīng)理十分不喜歡他,但卻不得不對他笑臉相迎,生伯剛剛加盟自己球隊的超級中鋒會不滿意僅僅180萬美元的年薪,轉而投靠其它的俱樂部。
邁克爾?喬丹和大衛(wèi)?法爾克相互作用,造就了對方。毋庸質疑,喬丹是最終的執(zhí)行者,在球場上一次又一次地在最后關頭跳投得分,但法爾克的作用同樣不容懷疑,是他使籃球運動員的包裝發(fā)生了一場革命,使籃球這一集體項目的隊員作為個體成為商業(yè)巨星。在法爾克為喬丹簽定第一筆交易前,運動鞋制造商的眼睛都盯著網(wǎng)球運動員:亞瑟?阿什或吉米?康納斯等,他們都賺上幾百萬,而籃球運動員只能得到他們的一小部分,他為喬丹簽定的合同則能改變這種狀況。
從一開始法爾克就感覺到喬丹是與眾不同的,他可能會超出體育運動這個狹窄的圈子,像貝利、穆罕默德?阿里以及亞瑟?阿什那樣成為普通人所理解和喜愛的明星。
3
1984年10月26日。芝加哥。
貝托中心。喬丹加盟公牛隊的首場比賽便在主場迎戰(zhàn)他后來唯一效力過的華盛頓子彈隊(后來的奇才隊)。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記得起這場比賽了,因為喬丹當時只是個毛頭小子,雖然小有名氣,但那只是在大學生聯(lián)賽中,在NBA,沒有人知道他有多大能量,再加上當年的選秀喬丹也不是熱門,因此這場比賽的觀眾不多,喬丹自己也沒有太過精彩的表演,他為球隊貢獻了16分,他們以26分的優(yōu)勢贏了那場比賽。
之后公牛隊與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在皮奧里亞進行對壘。那天晚上,邁克爾?喬丹在29分鐘內得了18分,結果公牛隊告捷,以102-98的成績戰(zhàn)勝了印第安納步行者隊。遺憾的是那天晚上現(xiàn)場的觀眾少得可憐,只有2100人芝加哥的新聞媒體也未對此事做太多的報道。盡管如此,公牛隊的隊員還是意識到,因為有了喬丹,他們的實力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喬丹甚至還激發(fā)了那些老隊員的潛在的熱情

在喬丹進入NBA之前,耐克公司就看到了他身上的潛力,這也創(chuàng)造了世界職業(yè)體育史上的一個商業(yè)神話。
與此同時,喬丹卻總試圖把人們的注意力從他身上引開。他說,“我只是公牛的一分子。”他不情愿自己所得的榮譽比那些老隊員多,更不愿被人看成是第一號種子選手。
這個賽季,公牛隊打得很艱苦,成績起落很大,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勝利,隨之而來的馬上就是兩連敗,但這樣的經(jīng)歷反而把喬丹超強的個人能力凸顯出來,賽季82場比賽,有56場他拿到全場最高得分,19場拿到籃板第一。憑借這樣的表現(xiàn),他順利的入選東部全明星隊,而此前他曾5次全場得分超過40分。
盡管喬丹個人很努力,但公牛隊的總成績并不理想。他們的勝率還不到50%,球迷們的熱情一天不如一天。在1985年2月26日公牛隊以118-123輸給克利夫蘭騎士隊時,現(xiàn)場的觀眾只有6965名。緊接著第二天晚上在底特律公牛隊又敗一場。至此,公牛隊創(chuàng)俱樂部紀錄,連輸幾場球。3月3日,隊員戴利因為違禁吸毒而被停賽。在當天晚上對新澤西網(wǎng)隊的比賽中,喬丹搶到了14個籃板球,但公牛隊最終還是以113-117的比分落敗。在喬丹的生命中,第一次為一支屢屢失敗,連自己的球迷都嘲弄、蔑視的球隊打球。他已竭盡全力,但“英雄的孤獨”使他無法挽回敗局。喬丹開始感到沮喪、焦躁,基至開始懷疑教練的能力。
3月11日,公牛隊對華盛頓子彈隊,這是他們在20天內進行的第十三場比賽。在最后的十分鐘內,教練勞弗里認為喬丹累了,要換他下場,但喬丹拒絕了,因為他認為自己的體力還能支持。喬丹對教練的這一次決定有些困惑和失望。他說:“換不換人是他的事,但執(zhí)不執(zhí)行是我的事。我所接受的教育歷來都是每打一場球都應竭盡全力。當我有能力打完全場時就不應干坐著。干坐著,我會感到不舒服。”這次沖突,一方面反映喬丹與教練間的不默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喬丹的自信心及獨立意識的增強。
3月23日,公牛隊開赴達拉斯。德克薩斯州的商人們把喬丹的名字寫在廣告最醒目的位置。那天晚上門票高達100美元,飲料高達25美元一瓶。
喬丹在這天晚上得分并不多,但他有10次助攻和9個籃板球。公牛隊以107-91獲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隊員們歡呼雀躍,他們把喬丹推入歡樂的人群,向他噴灑慶功的美酒。公牛隊前鋒戴維?格林沃德說:“這是對喬丹為我們及為這個集體所做的一切表示的感謝。是他讓公牛隊引起全國人的矚目,我們由衷地感謝他。”
這一賽季的82場比賽中,喬丹每場平均得28.2分,籃板球6.5個,助攻5.9次,斷球2.39個。喬丹的個人得分排在拉里?伯德和大衛(wèi)?考恩斯之后,排在1984-85賽季得分榜第三名,被評為這一賽季的最佳新秀。他的收入增加達500萬美元。
不管喬丹能否帶領公牛隊最后奪得NBA總冠軍,他至少使公牛隊的財政狀況有了一個很大改變。公牛隊出場費由前一個賽季的平均6365美元提高到了12000美元,1984-1985年整個賽季票房收入也超過1000萬美元。

喬丹在加入公牛隊之前就和其他球員一起獲得了1984年奧運會的冠軍,這讓他被更多美國球迷所認識。
4
1983-84賽季的公牛隊是令人失望的,就連在主場比賽時,每場觀眾的平均人數(shù)還不到7000人,公牛隊的營地也是一片唉聲嘆氣。一些權威人士甚至預言,下個賽季若公牛隊的表現(xiàn)還是如此。人們以后可能再也不愿見到它了。但是在這一年,喬丹卻收獲了他職業(yè)生涯第一枚最具含金量的金牌。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揭幕時,喬丹還未正式到公牛隊報到,屬非職業(yè)運動員,他也得以入選美國國家隊。賽前,奧運會代表隊(由喬丹、尤因、穆林及其他強手組成)與NBA半明星聯(lián)隊進行了幾場熱身賽,結果奧運隊連連獲勝。隨后奧運隊信心十足地趕赴賽場,在場上雖然他們遇到了迅速崛起的西德隊和西班牙隊,但最后他們仍以8場全勝的戰(zhàn)績輕松地奪走了金牌。在8場比賽中,美國隊平均每場得分超過對手32分,平均命中率高達61.3%。喬丹作為一隊之長,其勢更是銳不可擋,在他上場的5場比賽中,共得138分,平均每場得27.6分。獲得金牌后,美國各種新聞媒介開始大肆宣揚邁克爾?喬丹的名字,可以說,正是在奧運會之后,喬丹才真正開始迅速走紅了。
喬丹的到來為聯(lián)盟注入了一絲新鮮空氣,同時也為那些大牌球星們帶來了挑戰(zhàn)。雖然當時人們還沒有想到,這個年輕的小伙子會在若干年之后取得如此崇高的地位。可最起碼,一個巨星的雛形從那時開始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