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珍
摘要:本文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背景下分析文化志愿者工作建設,其中包括文化志愿服務的含義、特點、必要性以及建設措施。從文化志愿服務的現狀出發探尋服務中問題的本質,為文化志愿服務提供合適、科學、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文化志愿者; 建設
一、關于文化志愿服務的含義與特點
當下時代的新型服務力量是志愿者力量,而志愿者服務力量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社會發展后這股服務型力量得到了進一步的分工細化,其中文化志愿者是我國志愿者大軍中的一個中堅力量。我國對志愿者的定義與管理都有詳細的規定,將自愿、無償的為社會、他人貢獻自己的時間、技能等進行文化服務的視為文化志愿者。這類志愿者的專業性較強且通常有文化藝術專長,一般是為圖書館、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場館進行公益文化藝術服務,以保障人們的文化參與權與享有權。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背景下開展文化志愿服務的必要性
(一)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社會參與力量中的重要人力資源
通常公共文化服務包含有兩大特點,一是政府主導,二是社會參與,其中社會參與力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資源是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的主動參與也是社會參與的體現,而文化志愿者的參與也彌補了公共文化服務人手不足、服務類型有限的現象。同時文化志愿者是政府進行重大事項、賽事的主要人員補充資源。
(二)廣泛開展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是繁榮發展城鄉基層文化的有效方式
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是當地政府滿足人們文化需求的良好途徑,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可以實現公民參與、社會參與,其中文化志愿者參與便是第一參與者,提供文化志愿者可以更好的與群眾溝通,了解群眾需求,才能更好的為基層群眾提供多元的文化服務。因此繁榮城鄉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廣泛開展基層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背景下公共文化館文化志愿者的建設
(一)加強組織建設
文化志愿者隊伍的組成通常是具有文化藝術專長等技能的群體組成的,主要面向與特色文化服務。因此由專職部門牽頭組成的志愿者團隊利于更加的細致、專業的管理文化志愿者。并充分利用不同資源對志愿者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文化志愿者團隊的專業性與執行力。同時采用市場化管理模式對文化志愿者展開培訓,其中包括團隊專業技能的培訓、團隊建設、心理建設、社交禮儀、溝通技能等。以全面提高文化志愿者的服務水平以及服務質量。
(二)加強隊伍建設
文化志愿者的服務范圍廣泛、服務類型也比較多,加強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才能更好的為社會進行全面多樣的文化服務。因此可以通過拓寬招募渠道、優化報名方式、優化志愿者隊伍結構、加大招募志愿者的范圍等方式吸引各方有文化專長的人員加入,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同時優化志愿者隊伍結構,形成專業型、專家學者型、興趣型等結構,并進一步提高文化服務志愿者團隊的影響力,以吸引學生、專家、藝術家等人員加入到文化志愿者團隊中,豐富文化志愿者團隊的文化資源與人力資源等。
(三)完善培訓體系
一個優秀的文化志愿者團隊需要明白服務與培訓兩者的重要性,進行不斷完善團隊的培訓系統。通過多種形式對文化志愿者進行培訓,為志愿者創建學習與鍛煉的平臺,提高文化志愿者個體的志愿服務技能以及個人素質等。健全文化志愿者的培訓制度,對培訓內容、方式、范圍、管理、內容、考察等進行詳細的規定,進而使文化志愿者的培訓更加合理、科學。再根據文化志愿者的個人情況以及團隊發展方向對志愿者進行階段訓練,不同特點、不同專業度、不同服務能力的志愿者分成不同階段進行培訓,可以針對性提高志愿者的能力與服務質量。最后充分利用企業、媒體等資源,為志愿者提供多元化的培訓場所,豐富志愿者的服務類型。
(四)完善崗位設置
在發展速度不斷提高的社會中,文化志愿者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的有效補充,而是可以通過志愿者向群眾推廣公共文化服務,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隊伍中直接感受文化服務。因此需要合理的規劃文化志愿者的崗位設置,讓群眾可以加入合適自己的志愿者隊伍崗位中。例如可以將公共文化服務崗位劃分為特長類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專家志愿者,并在崗位間與崗位例搭建交流的平臺,以為志愿者創造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
(五)建立回饋與嘉許制度
雖然文化志愿者的服務是自愿、無償的,但是志愿者團隊還是需要建立完善的回饋與嘉許制度,以肯定志愿者的無償付出。對志愿者的星級認定與嘉許制度進行完善,及時給予志愿者相關證明、證書。并與高效團委溝通,以形成學生校園學習生活相關的志愿服務時長評價制度。而對社會相關場所則采用時長積分儲蓄制度,可以通過積分兌換物品的形式對志愿者的自愿行為進行肯定以及嘉許,進而營造社會的良好文化志愿服務氛圍。
(六)加強信息交流,拓寬志愿者的集中展示平臺
利用門戶網站、宣傳欄、網絡技術等加強文化志愿者團隊信息交流與宣傳,并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志愿活動的宣傳、展示平臺,加深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志愿活動的了解。同時創建文化志愿者的展示平臺,以對文化志愿者的自愿服務精神與行為進行肯定,同時通過文化志愿者的活動風采讓人們了解文化志愿者,并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中。而且網絡技術的進步給文化志愿者的管理與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方式,讓文化志愿者的交流與風采展示更加簡便。
四、結語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得到優化,在這個背景下進行文化志愿者建設成為當下形勢發展的需求。但文化志愿者的發展與管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崗位不合理、結構失衡、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因此對于文化志愿者的團隊建設需要轉變觀念引用合適的管理措施,并對文化志愿者團隊的相關問題采取措施優化,使文化志愿團隊更加專業、服務水平更高。進而吸引更多人士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參加到文化志愿者的工作中。
參考文獻:
[1]郭海龍.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效助力——文化志愿者作用分析[J]. 大眾文藝,2017,(03):18
[2]沈曉近. 淺析文化志愿者助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J]. 大眾文藝,2015,(07):18
[3]楊文光. 大力發展文化志愿者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軟實力——錦州市群眾文化志愿者體系建設的思考[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06):165+168
[4]高迎剛. 當代中國公共文化建設的歷史回顧與現狀分析[J]. 藝術百家,2013,(06):19-30
[5]. 推進全國文化志愿者邊疆行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N]. 中國文化報,2012-09-1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