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琬熠
摘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下國有企業最緊迫的任務,需要我們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核心和要義、實踐要求。
關鍵詞:黨的十九大精神;國有企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深刻領會和把握黨的十九大的靈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真正推動國有企業發展。
一、堅持一條主線,把握黨建工作的“虛與實”
“一條主線”,就是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條主線。具體到國有企業,就是要嚴守政治原則,堅持黨對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就是要緊扣助推發展,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就是要嚴格把關定向,堅持黨管干部人才不能變;就是要筑牢戰斗堡壘,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不放松;就是要搶占精神高地,堅持黨管意識形態不弱化;就是要突出民主管理,堅持黨管群團工作不缺位。這“六個不”事關政治立場、政治站位、政方向和政治擔當,必須體現在思想上、落實到行動中。
二、突出三大任務,筑牢黨建使命的“根與魂”
“三大任務”,就是要站在“鞏固執政根基、匯聚力量源泉、服務改革發展”的立體維度,準確定位、發揮作用。一是站在鞏固執政根基的高度,努力讓黨建之“魂”筑得更牢。牢記國企“姓”黨的本質、體現國企“興”黨的本色,一以貫之的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一以貫之的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切實根植企業魂、展現企業魂。二是站在匯聚力量源泉的高度,努力讓黨建之“根”扎得更深。黨建之“根”,“根”在全體黨員。這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風向標、牛鼻子、火車頭”。因此,一定要主動謀劃、主動過問、主動擔責,絕不能把“參與決策”變成“陪襯決策”,把“核心作用”變成“輔助作用”。三是站在服務改革發展的高度,努力讓黨建之“路”走得更穩。黨建之路,“路”在融合助力。要以問題導向,著力補短板。針對短板和問題,堅持哪里弱一些、差一些,就補到哪里、抓到哪里,始終發揮好廣大黨員的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
三、履行四項職責,提振黨建擔當的“形與神”
“四項職責”,就是要厘清和把握“把方向、建隊伍、抓基礎、助發展”的基本職能,做實基礎、提升水平。一是聚焦方向,抓黨建謀發展。要把好政治方向、政治路線、政治方針,堅持思想為先、教育為先、輿論為先,對黨的要求,務必旗幟鮮明、不折不扣,確保干部員工目標一致、思想一致、步調一致,切實做到信念堅定、方向“篤定”。二是聚焦隊伍,抓質量提素質。要強化干部員工“向上與固本”的意識,堅持小處著手、細節發力,用好微信、微博、網絡學習的等新形式,積極搭建“線上+線下”互動平臺;要充分借助理論講堂、職工講堂、道德講堂、青年講堂等平臺載體,引領精神、涵養道德、塑造人格,真正做到理想信念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三是聚焦基礎,抓管理上水平。突出基層組織建設新模式,堅持科學性、突出標準性、落實創新性、體現日常性。四是聚焦發展,抓融合強服務。堅持與中心工作相融相濟、相融相促,切實防止兩張皮,下好“一盤棋”。
四、扮演五種角色,切實強健黨建肌體的“筋和骨”
“五種角色”,一要將堅定信念作為首要前提。黨的干部沒有理想信念,只能走向虛偽甚至墮落,可能連普通人都不如。黨的干部必須有對共產主義的美好憧憬,必須將馬克思主義學懂弄透,必須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從而讓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并“得其大者兼其小”,順利達成對干部的其他目標要求。二要將為民服務作為根本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一名黨員干部的根本使命。要有一種使命意識,擺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把職工群眾當主人,把自己當公仆。要有完成使命的能力要求,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了解群眾的真正需要,明確工作的著力點,設計合理的目標路徑和實施方案,團結和帶領職工群眾為了共同目標而奮斗。三要將勤政務實作為一貫作風。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勤勉務實是傳統美德。黨的干部不能給人以“假大空”、“庸懶散”的印象。要知道弄虛作假可能一時得利,但最終會身敗名裂;偷懶?;赡苌眢w安逸,但必然導致精神空虛。無論是事業發展的需要,還是個人進步的需要,都呼喚干部以勤政務實的作風來抓學習、抓工作、抓提高。四要將敢于擔當作為可貴品質。世界上的事就怕“認真”二字,但共產黨人最講認真。認真的精神,其實質就是一種擔當的精神。要敢于擔壓,對于違背原則的事情,不管壓力來自哪里,都要敢于較真、堅決反對;要敢于擔責,只要于工作有利,就不遺余力、不計個人得失認真做好;要敢于擔難,對矛盾和問題不敷衍、不回避,著力攻堅克難,認真研究解決。五要將清正廉潔作為基本要求。不管任何地方、任何文化背景,清正廉潔都是對所有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黨的干部要更加先進、更加純潔,就必須在清正廉潔上展現更高水準。做到清正廉潔,關鍵是要敬畏權力、慎用權力。要將權力當成“公器”,只為公眾利益用權;要認識到權力是把“雙刃劍”,謹防因為濫權、擅權而被權力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