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輝
摘要:對于農村來說農業是農民生存發展的基礎,而基層農業推廣技術可以保證農業的效益的增加,還能有效提高我國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由于很多農民素質比較偏低、以及農業生產比較分散等各種問題,導致基層農業技術在推廣過程中遇到很多種植以及技術上的問題,這對推廣是很不利的,本文主要針對基層農業技術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且針對所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已進一步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為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一、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
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經濟水平的迅速提升,人們越來越關注農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已經施行了許多政策并采取了很多相關措施,農業技術也獲得了長足的進展,從而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主要是將新品種、新器材以及新科技運用于實際生產過程中,從而促使農業獲得更加多的收成。但在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正面臨著一系列難題,以小型私人企業或者農戶個體為主,這是當前我國農業結構的主要形式。農業生產規模不大,大型的農業主體也為數不多,這不利于農業技術被廣泛利用,阻礙了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科研成果一般具有公益性質,作為公共物品而存在??蒲谐晒^了農戶和農業技術推廣單位可以承受的范圍。因此,為了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需要政府的扶持,利用國家財政資源。
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農業技術缺乏完善的推廣體系和推廣機制?;鶎愚r業技術推廣體系沒有建立健全的推廣體系和推廣機制:沒有專門的推廣部門,沒有推廣平臺,也沒有專業的推廣資金,大多只是通過當地政府以示范、試驗為主的進行小規模小面積推廣,并沒有形成大規模推廣網絡;另一方,面進行推廣的農業技術上也只局限在肥料、種子方面,并沒有太多其他實用的基礎農業技術被農民認知。
(二)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程度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對我國農民收入提高和向新型農業科技轉化產生了重要影響。但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一些合作社為了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僅有合作的形式,沒有合作的內容,并且合作社的規模小,實力弱,地方帶動能力不強。大多數合作社在運作服務上只局限于生產過程服務,對于如何提供經濟效益,拓展產品銷售提供配套性服務較少。
(三)資金不足,基礎設施不健全,科技創新與農業生產脫節。當前,農業技術推廣所需的經費依然嚴重不足,目前農民面對的服務困難、信息匱乏、技術短缺等問題,無法有效地解決,更與現代化農業的發展不相適應,嚴重阻礙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農戶的積極性都普遍不高,進而對農業技術的推廣造成了一定的阻礙。農戶的文化水平的局限,以及經濟條件的制約,這些因素都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農戶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資金到新技術上。在開展農業技術創新時,缺乏相關的市場調查,導致農業技術創新成果往往脫離生產實際,在農業生產中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
(一)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站的管理體系建設。完善推廣機制。農業推廣機制是我國農村最新推出和實行的基本條例,加快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它直接關系到政府是否能夠有效地開展公益性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要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引導各方面的人員積極參與并對整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進行不斷地完善,要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通過國家政府的引導和幫助,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工作中來,拓寬基層農業技術服務網絡,提高服務水平的質量和效率,保障基層農業技術有效地得到推廣和應用。
(二)完善推廣模式,建立產學研聯合體系。首先,應進一步建立、健全、規范農業技術推廣的相關制度,明確分工,各負其責。農技推廣要結合實際選擇推廣內容和推廣模式,避免出現推廣技術與實際情況不對應的情況;其次,構建農業技術推廣運營新模式。切實做好前期的市場調查工作,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在互相監督中,共同發展。再次,實施科技興農戰略。要全面建立產學研的先進體系,通過科研院校和研究所,及時針對農民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改進研究,再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技術成功,從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對策再將對策方案進行廣泛推廣運用。
(三)建立多渠道的農業科技推廣投融資體系。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對于資金運作要做好嚴格的管理。經費的運用要有明確、合理的規劃,提高資金使用透明度,加強監管,確保推廣資金真正用到點上。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渠道投融資體系,制定相關措施,增加農業技術推廣的社會資金投入。做好積極引導與監管,利用現在發達的網絡媒體平臺和資源,宣傳地區農業發展優勢,打造獨特的區位特色,吸引社會各界的支持。
(四)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開展品牌戰略。利用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擴大農業技術推廣的同時,不斷拓寬農業技術推廣的途徑。充分借助計算機網絡和通訊技術發布農技信息,做到技術傳播的實時性,以“農民信箱”為平臺,鼠標點一點,農民的手機就能收到農技人員發送信息的提醒,并且在農產品上市時節,充分利用農民信箱“每日一助”的功能,發布供貨信息,從而拓寬農場品的銷售渠道。
(五)完善農業合作社經營服務機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農業合作社統一服務的機制,通過開展統一種子種苗、統一對技術人員培訓、統一農業投入品供給和統一生產質量標準以及統一包裝品牌銷售等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從而提高農業合作社的服務能力和帶動力。
(六)提升農業生產者與技術人員的綜合素養。在推廣過程中,要做好基礎農業技術推廣團隊建設,選拔懂理論、會農技、有經驗的高層次農業專業人員優化人才結構。一方面從農業院校選拔優秀畢業生,擴充基層推廣人員;另一方面,加強現有人員的技能培養,對技術推廣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基層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機制來提高推廣人員收入,穩定推廣團隊,提高工作效率等。
參考文獻:
[1]王艷玲.農業技術推廣主要形式和方法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7.09
[2]趙玉梅.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6(21)
[3]李自文.淺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