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孫敏 席特 黃玉華 魯同所
摘要: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讓我們更加容易的去了解世界的發展,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容易的發聲渠道,去發表自己的看法。但與此同時,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輿論媒體導向的發展也給我們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問題。司法審判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輿論審判的身影,使司法審判結果不那么‘公正。新媒體輿論對于社會輿論反而起到了引導作用,致使社會輿論跟隨著新媒體輿論。對于新媒體輿論政府應該如何作為,讓新媒體輿論這把雙刃劍更好地為我們社會輿論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幫助,為我們社會的發展提供有益肥沃的土壤。在新媒體時代下,當代青少年應該如何去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祖國觀以及世界觀。讓祖國的下一代更好、更健康的發展。從而為我國特色會主義建設提供有力而堅強的后盾。
關鍵詞:新媒體輿論;社會輿論;輿論導向;新媒體輿論導向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當前中國網民數量已經突破7.51億。網民群體中其中大部分都是手機上網用戶,對于基數如此巨大的網民群體,如何更好的進行監管顯得尤為重要。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這就是典型的自媒體時代。[1]這種媒介的基礎是其交互性、自主性,新聞自由度得到了顯著提高,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可否認對于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自媒體時代對于社會輿論的導向也產生了相當大影響,輿論生態發生了深刻變化。
一、新媒體時代輿論媒體概論
所謂輿論即是指我們每個人在某個時間、地點,關于某件事件或者某種行為公開發表的看法趨于一致的意見或者認識的總和。輿論的形成一種形式是群眾自發形成,即當社會上出現的某些事件及行為的時候,人們對于事件或者行為自發的、無組織的、分散的發表自己意見,當某種意見數量達到一定數量,進而進行互相傳播。另一種是人為的有目的的形成。即某些組織及名人為了達到自己的各種目的,提出的某種意見或者做出某種行為,通過其的影響力而進行大面積的傳播。所謂的輿論媒體就是輿論傳播的媒介,就是輿論信息進行傳播的工具。包括各種傳播媒介。傳統的輿論媒體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等。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如今的新媒體時代輿論媒體在形式和數量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都不再那么單一。由于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各大網絡平臺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以此為代表的有微博、貼吧、博客、微信以及各大網絡直播平臺。網絡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發聲的渠道,也更容易的去發聲。
二、輿論媒體導向的重要性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輿論生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首先,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正確的媒體輿論往往在社會發展中往往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媒體輿論的發展使得人們更加愿意去表達自己看法,更愿意去思考以及發聲,對于社會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土壤。正確的媒體輿論對社會不良現象的監督機制的建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錯誤的媒體輿論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及時的糾正往往對于社會的健康發展又有著反方向推動的作用。
大到國家立法、國家政策的頒布,小到公車私用、公款消費。媒體輿論都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輿論媒體由于其開放性可以廣泛的反映民意,對于國家立法的完善可以起著推動作用。由于其廣泛性往往可以使人民更好地行使監督權。2003年的‘孫志剛案,青年孫志剛在前往網吧的路上,因缺少暫住證、身份證以及用工證明,被警察送至廣州市"三無"人員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次日,孫志剛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員救治站。在這里,孫志剛受到工作人員以及其他收容人員的野蠻毆打,并于3月20日死于這家救治站。[2]孫志剛案的發生促進了《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的頒布。由于拐賣婦女兒童活動的猖獗,廣大網友對于拐賣兒童活動的強烈譴責,促進了最高法對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按鍵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頒布。輿論媒體對于‘三聚氰胺、‘地溝油、‘云南旅游亂象的大力度曝光,促使《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頒布,國家對于違反《旅游法》、《價格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行為的監管及處罰力度。2012年《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各別領導還是頂風作案。在短短三年時間里查處的問題超過十萬起,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網絡輿論媒體曝光的。
與此同時錯誤的媒體輿論,又如同毒瘤般影響著社會的發展。一條看似微不足道的“麥克風”,一條“小道消息”,通過新媒體的輿論場的發酵、催化,會迅速升溫。如果官方不及時出來澄清,往往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問題。對于人們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也同樣毒害很深。網上流傳著一句話“中國傻逼千千萬,快手抖音各一半”。網絡“名句”雖不可信,但是從側面也能夠反映出新媒體對于人們的觀念的影響。新媒體時代輿論媒體的導向對于社會的健康發展有著決定性作用,同時對于個人價值觀的發展來說同樣很重要。
三、新媒體輿論對于社會輿論的影響
隨著21世紀互聯網的發展,時至今日新媒體對于事件的發展的走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媒體的發展能夠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表達想法,但往往表達不出我們自己的真實想法。媒體的輿論導向往往會左右人們真實地想法,會使人們放棄自己真實的想法而去附和所謂的‘大V以及‘明星。往往也會使社會輿論的導向出現嚴重的問題。新媒體的發展為社會提供了活力,使得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對于我國法律的完善起到了促進作用,人民可以更好地行使監督權力。但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它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新媒體輿論并沒有對社會輿論起到好的引導作用,相反成為了某些人或者某這些組織的輿論,使得新媒體輿論并沒有反映出我們多數人的意見。
2008年的‘范跑跑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作為老師的范美忠,丟下學生自己逃跑。雖說范美忠最終在網上道歉,但那是真誠的道歉嗎?最終他被辭退,同時網上對他是鋪天蓋地的謾罵及批評。不可否認范美忠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但是輿論媒體對于他最終得到的處罰起到了很大的影響。2010年的‘藥家鑫事件,藥家鑫交通肇事后,發現張妙在記自己的車牌,下車后用刀子連捅8刀致其死亡,而后駕車逃跑。最終藥家鑫被判死刑。通過此案的全程回顧,不難發現媒體的輿論的審判始終伴隨著此案的判,出現了網民一邊倒的呼吁處死藥家鑫的現象。此案中輿論審判是存在的,而且給案件的審理帶來了十分負面的影響,藥家鑫最終有可能受到了輿論審判的影響而被重判。[3]2016年的‘王寶強馬蓉事件,網絡輿論上一邊倒的支持者王寶強,對于馬蓉的回擊網友卻視而不見。網友支持王寶強是因為對于事件的理解,還是因為明星效應?對于最終案件的審理結果,輿論在其中是否起著作用不得而知。2006年南京《彭宇案件》,為什么一件已由法院審結、當事人已達成和解的普通的人身侵害賠償糾紛案,在網絡輿論的聲音中成了“好人被冤”、“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例,并被渲染成為了社會“品德滑坡”的標靶?在網絡上一段時間內一度興起了‘摔倒老人扶不起的言論。對于社會輿論造成了極其惡略的影響。以上幾起事件無不反映出因媒體輿論對于社會輿論造成的消極影響。司法獨立要獨立于掌權者,同時也不能受輿論左右,法院只能忠于法律,而不能被輿論左右。
四、就當下新媒體發展狀況政府應該如何作為
新媒體輿論作為社會輿論的一部分,如何更好更健康的發展,如何讓新媒體輿論對于社會輿論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值得探討。就當下新媒體輿論發展亂象,我們的政府部門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去做。
政府部門應該加強新媒體輿論方面的立法,以法治社會的條例引導新媒體輿論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在目前我國這方面法律不完善的前提下,我國立法機關應該積極的去完善該層面的立法事宜。用法治社會的社會通則去規范網絡,并參與網絡發展進程。[4]盡快出臺相關的新聞法規,將媒體以及相應的網絡平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以及輿論監督的基本原則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下來,做到有法可依。對于在網絡上散播謠言的個人,政府部門應該加大查處力度及處罰力度。對于網絡平臺應該形成連帶責任。促使網絡平臺對于其平臺的自查力度。
政府部門應該對媒體輿論監督進行相應規范和引導,給網絡平臺指明發展方向,為網絡輿論劃出紅線。對媒體輿論監督部門應該進行相應的干預,發布部門應該“去偽存真”,適當的時候加以引導。加強網絡媒體以及各大網絡平臺的管理調控,對于國家正規的網絡平臺,國家可以從政策、資金上加大扶持的力度,建立健全社會一體化的網絡新聞事業管理體制。加強網絡新媒體的監管力度,努力掌握網絡輿論宣傳陣地的主動權。[4]建立完善的監督舉報制度,對于發現并舉報的個人及企業,應該進行適當的獎勵,形成互聯網的控制體系。
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網絡平臺的監督。促使各大網絡媒體對使用群體進行必要的規范,建立準入制度。加速推進實名制進程,并且對于用戶所發布的信息要加以甄別。對于發布反動、色情信息的用戶要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要對其作出封號等禁止再入處置,對于其發布的消息要予以及時的刪除。各大網絡平臺也應該建立健全自查制度,要確保不良信息不能夠進入互聯網進行大范圍的傳播。
國家應該對于網絡平臺建立信用等級制度,促進網絡平臺的自查力度。加大對各大網絡平臺的監督力度,使網絡平臺多一份責任意識。網絡平臺如果出現不良的信息,政府部門可以對其的信用等級進行降級處理。對于屢次違反的,可以將其直接強制退出互聯網。從而使得網絡平臺加大自查力度。對于屢次發布不良信息的網友,網絡平臺應及時的上報國家,國家可以通過正規的新聞媒體部門對其進行曝光。通過社會道德輿論的逼迫,使其改正。國家有關部門同時也應該提高網絡平臺的準入制度,加大網絡平臺的審查力度,對于互聯網應該有效的建立監控機制。
應該對眾多的網絡平臺按人群進行劃分制度,對于不同種類的網絡平臺采取不同的監管機制。就目前網絡平臺數量過多的情況,國家可以按適用人群進行劃分制度,對于不在使用范圍的人群可以限制或者禁止進入等措施。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建設者,對于適合青少年使用的網絡平臺,國家應該建立更加高的審核標準,對于青少年群體提高更加完善的保護。
五、在如今的輿論形勢下,青少年應該如何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只有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我們的社會才會健康的發展;只有青少年健康的發展,祖國才會有美好的未來;只有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我們偉大的中國夢才能早日實現。然而在當下,有些網絡直播平臺的主播為了增加人氣,所直播的都是一些低俗的內容。為了使自己能夠在經濟利益上的到滿足,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了大力度的炒作,使得在短短的時間了就成了網紅。由于青少年的分辨能力差、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導致大部分青少年盲目從眾,在行為和言語上慢慢的向主播看齊。使得有些青少年在行為和言語上有了在那個年齡段不該有的東西。對于青少年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青少年作為未來祖國的建設者,青少年的健康發展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青少年雖然在心理上已經慢慢開始獨立,但缺少辨別能力。[5]在各種信息滿天飛的當下,缺少辨別能力的青少年們如何才能不被各種信息影響。是我們需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學校方面對培養學生價值觀方面的責任重大。為了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校方面應該加強學生們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要為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思考人生價值、社會價值的重要時期,也是接受價值觀教育的最佳時期,青少年們必須做到,堅持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價值觀。要勇于將社會上消極的價值觀在學校中的影響加以控制以及抵制。學校方面要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就必須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養方面的教育,加強理論指導。向學生們灌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讓青少年們懂得如何辨別是非,讓其對于獲取的知識有一個辨別能力。必須及時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動向,從而及時的作出相應的措施。學校必須聯系實際,充分的發掘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對學生進行警示教育。
其次,家長首先應該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配合學校引導孩子。其次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價值觀的形成,父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父母首先要有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父母要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即雙方可以平等溝通。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礎,良好的親子關系是雙方交流的前提,良好的親子關系同樣也是孩子對父母坦誠相待的保障。[6]在網絡發達的今天,網上各種信息魚龍混雜,不可避免的會有大量的不良信息。如果對孩子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勢必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壞的影響。父母應該幫助孩子理解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行為是不道德的。但與此同時父母也必須要讓孩子理解各種社會規則與要求背后的原因,要讓孩子們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遇到小的問題時,可以讓孩子自己解決,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雖然孩子自己做決定過程是艱難的,并且有可能做出錯誤的選擇,但是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在失敗中才尋找到成功的嗎?在一次又一次的錯誤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有自己的價值觀,是不會盲目從眾的。對任何事物都會追求真實,而不會輕易相信網上的信息,這不就是我們家長所希望的嗎?
作為青少年,擔負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擔,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們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鮮血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希望,是國家更好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友好使者,青少年的力量能夠推動民族的振興,能推進實現中國夢。[7]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才能有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富強。在如今這個新媒體時代,挑戰與機遇并存,風險與成功同在。[8]不需要我們像“書呆子”一樣的啃書才能夠獲取到知識。新媒體帶給了我們海量的知識,但是對于那些似真似假的知識我們應該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盲目從眾,對于網絡上的信息要加以甄別。作為青少年,應該更多的去接受國家正規的網絡平臺信息,應該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從眾,崇尚真善美。對于非正規的網絡平臺發布的消息要加以甄別,對于網絡上的具有引導性的消息要及時求助父母、老師以及長輩幫助自己辨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勇于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為中國夢的早日實現做出自己的貢獻。
網絡的快速發展推動新媒體事業的發展,新媒體事業的發展使得社會輿論正在發生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對于新媒體輿論國家應該加以管控,使得新媒體輿論更好地服務于社會輿論,對于社會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早日實現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黃鈺雅.論新聞輿論監督異化的成因及對策.[J].新聞世界.2013.12期.147
[2]宋國慶. 讓新聞探照燈照亮更多弱勢者.[J].青年記者.2013.24期.12.
[3]劉凱.“藥家鑫案”中的輿論審判及其影響[D].保地:山東省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2017.
[4]馬靜.中國網絡輿論監督的現狀及對策.[D].保存地:中南大學,2007.
[5]陳建霞. 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8期.
[6]萬小燕. 構建青少年家庭教育中良好親子關系.[J].文教資料.2011.3期.130.
[7]肖楠.習近平關注青年發展的重要意義[D].保存地: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
[8]朱雪峰. 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J].教師.2012
基金項目:西藏大學2017年度國家級培育計劃(ZDCZJH17-06);西藏大學理學院2017院級教改項目;西藏大學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養計劃”(2016-GSP-047);2017年度西藏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2017QCX014)資助;2018年度西藏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2018XCX010)
作者簡介:魯同所(1987 —),男,河南濮陽人,中國科學院理學博士,西藏大學理學院物理系講師,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