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男
現代文閱讀一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特別是近年來,中考現代文閱讀的材料主要來自課外,選文的內容上更強調材料的價值取向,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人生,語言上注重生動活潑和較強的文學價值,同時兼顧多種文體,題目類型多,變化快,很多同學面對各式各樣的題目感到茫然無措。
一、記敘文(散文、小說)閱讀
(一)記敘文(含散文、小說)整體閱讀的主要考點
1.正確理解能體現人物性格、思想情感和文章主旨的重要詞句。
2.理解和分析記敘的材料對表現人物和中心的作用,概括記敘的內容、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文章的中心。
3.體會各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說明、描寫、抒情)、修辭手法(比喻、排比、擬人等)、表現手法(聯想、象征、對比、襯托)、結構特色、詳略安排、語言藝術的表達作用。
4.體驗文章的思想感情,說出閱讀時的感受和體驗。
(二)記敘文閱讀答題指引
1.讀文章時必須仔細、全面,力求讀懂文章,如記敘文中的人、物、中心事件、感情等就是其特定的線索,理清了思路,就能透徹地理解文章內容,在概括時(特別是概括人物品質時)才不會出現偏離本質、似是而非的現象。答題時要顧及上下句、前后文,上下搭配,前呼后應,有時要從前文中找答案,有時要從后文中找答案,不能不看具體語境而只圍繞提問去抽取片言只語或斷章取義。
2.對分析題不能只有結論,不作分析說明。如分析詞句的表現力,只是像套用公式似的寫上“生動”“形象”等詞,而不結合具體內容來解說。在回答這類題目時一定要結合內容進行分析,如:“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殘疾人努力蹬車的形象,從而突出了他頑強的意志、努力挑戰自己的精神”,這樣回答才算是到位了。
3.對感受(人生感悟)題一定要聯系自己、家庭、社會的實際,如自己有什么感想,自己要怎樣做,不要只說大話、空話,特別不要離開原文而亂說一通。這類試題常常是開放性試題,答題的角度是多元的,思維是多角度的,答案也不追求惟一性和標準性,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就行,但要注意前后的說法要一致,不能前后矛盾。
4.關于記敘的詳略,一般來說,詳寫的內容是為了突出中心,略寫的語句則與文章中心關系不大。
5.關于畫線句子作用的回答。從文章結構上來說,畫線句子在文段開頭,一般是引起下文(總領全文),為全文定下感情基調;在中間,一般是過渡(承上啟下);在結尾,一般是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
6.對于段落之間的關系,不外乎是承遞、并列、總分這三種,作用一般為總括、過渡、照應。結尾一段,一般是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
7.簡明概括全文內容。讀記敘文時要理解文章記敘了什么內容,選取了哪些材料;讀散文要領會文中人或物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讀小說要了解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答題的一般思路是:誰在什么情況下做什么?結果怎樣?
8.散文中表現手法作用的回答,基本思路是:
聯想:聯想起什么?帶來感情的愉快或是煩惱。
象征(以物喻人):寫物或景,其實是寫人格、人品。
對比:拿什么與什么對比,突出了什么?
襯托(反襯):一種是以物襯托,一種是以景襯托。聯系上下文,回答突出了什么?渲染了什么?
9.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法,一般是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細節描寫等。
10.小說的情節有三個環節: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情節的敘述一般是以時間的發展或空間的變換為順序和線索,找出表示時間或空間的詞語一般也就抓住了線索。故事情節的高潮是指人物命運或事情進展發生前后根本轉變的關鍵的事情。
11.細節描寫一般可從細小的情節、語言、動作、服飾等方面去尋找,它相對完整獨立,對人物性格有獨特鮮明的表現作用。
12.環境描寫的作用,一般是交代人物活動的時間或背景,推動情節的發展,渲染人物活動的什么氣氛,襯托人物的什么性格、命運或心理。
二、說明文閱讀
(一)說明文閱讀的主要考點
1.判斷說明對象;
2.抓住事物的特征;
3.理清說明順序;
4.正確理解文章結構特點;
5.辨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6.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及其作用。
(二)說明文閱讀的難點是:
1.要求對文中陌生的科技內容進行闡釋;
2.對答題的理由進行解說;
3.創造性地“再表述”;
4.拓展性的列舉、補寫等。
(三)說明文閱讀答題指引
1.說明文一般全文或每一個段落都有中心句,抓住中心句,對主要內容的概括就好辦了。
2.說明文往往有固定的說明順序(時間、空間、邏輯),明確了說明的順序,就能理清行文的思路??萍颊f明文主要采用的是邏輯順序,包括主次、大小、總分、從現象到本質等各種形式。
3.對說明文語言的體會,關鍵是要根據題干要求,對評議的分寸感,從程度、范圍、性質等方面入手去辨析。常用的詞語是準確、平實;或生動、形象(擬人、比喻)。答題時要先舉例,再說作用,結合上下文,指出說明了什么特征?
4.對說明文要點的概括,主要是說明對象的把握、說明順序的甄別、說明方法的判斷、說明語言的簡析。
5.說明方法及作用的試題,要先說出哪句或哪段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再舉出例子,說明作用特征——
下定義:簡明扼要,突出某某事物的本質特點;
列數字:一目了然,易于明白;
作比較:將抽象的事物更加具體,使被說明的事物特點更突出;
打比方:形象生動,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類別:從幾個方面進行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更清楚;
舉例子: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三、議論文閱讀
(一)議論文閱讀的主要考點
1.對論點的辨析、判斷、提取、歸納;
2.對論據類型的診斷和分析;
3.對論證方法的辨識和理解;
4.對論證結構和行文思路的把握;
5.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的含義及作用的分析;
6.對文章或語段思想內容的分析和評價;
7.依據文章內容而進行必要的遷移、滲透、積累、拓展、聯想(想像)。
(二)議論文閱讀題的難點
1.對文或段的思想內容的分析、概括;
2.對文或段的一些表現手法的理解,如語言特色、比喻底細證等;
3.結合文章內容談自己的看法或感想。
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無論現代文閱讀題題目如何變換花樣,都還會脫離課標規定的考點,只要我們掌握了考點,明確了它與題目的聯系,就可以從容應對,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